方灵皋笑了一下:“圣山莫急,自打事发以来,圣上之苦心,臣等早已明白,圣上所虑者不外乎有三:一是民心不可挫;二是言路要畅通;三是革新不能停。除此三者之外,圣上其实并不计较那起官员的疯话,臣之所言无误罢?”
嗯哼,是这个理,不过
理归
理,总得有个法
来解决不是吗?胤祚皱了下眉
:“朕不是不敢杀人,只不过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罢了,该如何解决想必三位先生早已算定了罢,那就
赶着说好了。”
恶寒!胤祚一听这密折制,突地省悟过来,前世那个时空里正是老邬同志给老四的这个主意,搞
了密折制,虽说控制住了朝局,把握住了官场,可老四因此也多了数倍的工作量,最后活活累死。现如今由于国门已开、海运已起,每日的奏章远比前世那个时空要多得多,胤祚光是每日批那些折
就已经忙乎得够呛了,若是再加上密折,胤祚有几条命也不够赔的。
“圣上,古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又云: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都是此理,只是自古以来民心易变,一受蛊惑便泛滥成灾,因此要想把握民心着实非易事耳。现如今圣上所为实是便民利国之举措,然为何民心反倒浮躁呢?其实一者不过是因此举刚执行,民众尚未得其利只见其繁难罢了,二者,利益受损之人妖言惑众,民众不明真相所致,若是圣上想要广开言路却也不难,多设公告
,加派人手
乡间宣示此举之效益何在当可有奇效;再者,但凡民众有不平之
,可以到公告
投诉,
由监察御史督办,以平民愤,收民心,如此一来,言路得开,革新之举也能
民心,”方灵皋笑了一下说
。
瞅着接连两项提议都被胤祚给否决了,满屋
地智者全都陷
了沉思之中…
在场地都是智者,自然明白此举有利有弊,不过若是用之得当还是利大于弊的,可瞅着胤祚否决了此议,大家伙也没了法
,只能各自埋
苦思,看能不能找
个更好地策略来。
而失落,反倒相视了一下,各自放声大笑起来,即便是林轩毅也笑个不停,笑得胤祚丈二和尚摸不着脑,满脸
疑惑地扫视了一下众人,突地明白了过来,敢情这三个谋士是在试探自己呢,顿时有些不
兴了,脸一沉,摆
了一副生气的样
,看着众人。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唔,貌似武则天那个时代就用过,不过那婆娘用此法只是为了打击政敌罢了,若是咱也用此法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这公告一多,官吏必然急剧增加,朝廷财政能不能承受是一方面,再者,若是那些公告
的官吏徇私舞弊的话,不但没有广开言路的效果,反倒会误事,此法不见得一准能行,后世那会儿的上访专业
还少吗?不妥,此法并不算有效!胤祚反复盘算了一下之后,缓缓地摇了摇
:“此举看似可行,其实破绽太多,朕不想学武则天那一
。”
邬思闭目想了一阵,突地
睛一亮
:“圣上,臣还有一个法
----密折制,圣上可以给各地信得过的官员以上密折的权力,不在乎其官位大小,密折也不限政事,民间见闻、官场之事均可上奏,并可规定言者无罪,有功也不赏,如此一来,言路必然可开,而诸官互相不知底细,当可少了许多是非。”
“这个也不妥,朕不是铁打的人,再者官官猜疑,相互提防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此事再议罢。”胤祚摇了下否决了此项提议。
在场的诸人都是胤祚的心腹,跟随胤祚日久,早就熟知胤祚地个,断不致于就此真儿个生气的,不过既然胤祚装
了生气的样
,大家伙怎么着也得
合地演一下才是吧?方灵皋整了整衣衫,很是恭敬地说
:“皇上圣明,不因己怒而迁怒于人,不偏听偏信,心中沟壑非常人所能及,古往今来之圣君者不外如是,臣能为圣上效力,荣幸万分,虽万死也不辞也。”
得,老方这功夫倒是历练
来了,之乎者也个没完。胤祚斜了
方灵皋,没好气地
:“灵皋先生,朕向来不喜
,还是赶
说正事好了,朕心里
可是急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