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险棋(2/2)

连风无言自己也被这一系列的变化闹得目眩,三个弟弟几乎是在收到斥责旨意的同时来他的府邸讨教,接过愕然发现唯有这个三哥安然无恙,立时辨了不同的意味。四皇风无候更是仿若对自己的降爵毫不在意,只是一味恭贺风无言的好运。事情的急转直下实在太富戏剧,就连他们想要庆贺都不得章法。

虽说皇帝仍是不避嫌疑地频频召见,但风无痕自己心知肚明,父皇丝毫没有在此刻立储的意思。然而,朝堂上的呼声愈来愈,无论是顺天命还是遵民意,恐怕这次非得抬一尊菩萨才行。看皇帝的神愈发健旺,风无痕也就忘了之前的担忧,只要父皇康健如常,那储位虚悬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在所有人都等待着皇帝议立储君的旨意时,皇帝又下了一令人乎意料的旨意。先是嘉奖风无言仁义友,博学多才,得朝臣人望,又以自己已经年迈为由,令风无言以亲王之名于勤政殿东侧的致方斋协理政务,代阅群臣奏折。

在朝臣和士林中还算有些威望的风无言就是这个角。可惜,立储容易废黜难,风寰照一世英明,难会忘了这个理?

行在半路上的萧云朝和贺甫荣几乎是同时得了这个消息,两人的反应自然大相径。与贺甫荣近乎捶顿足的叹息相比,萧云朝就几乎没有大肆庆祝了,只是两人都是钦差,面上就不好显太过,只是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行程。萧云朝甚至额外不满自己无法莅临妹封后的盛大场面,但心中已是自信满满,这次储位应该是无论如何都跑不掉了。

个靶。说不定,

以亲王之名行储君之事,这无论如何都是名不正言不顺之举,风无言自然是上书固辞,就连几个老臣也是以不合礼制上书劝阻,试图让皇帝收回旨意。然而,此次的皇帝如同铁了心似的,奏折是上一个驳一个。有些机灵的臣不由想起了冬至皇帝赏赐皇件时的厚薄分明,心中已是有数,皇帝虽然萧氏,但对于储位恐怕还有别样的想法。

宛烈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八,皇帝御殿阅皇后的金册、宝文,而后册后正副使至凌波宣旨,瑜贵妃萧氏受了金册金宝,正式成为了宛烈皇帝风寰照的第二位皇后。册后礼成,文武百官无不上表庆贺,皇后萧氏至泰殿受后嫔妃及朝廷命妇贺朝拜,至此,虚悬了将近五年的中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

然而,皇帝似乎有心让众人惊愕到底,册后之礼仅仅半月之后,他便以荒疏国事、行事荒谬之名革去了四皇风无候的亲王王爵,贬黜为郡王。而后更是对于诸皇的缺失疏漏一个个下旨加以切责,连圣眷正隆的风无痕也不例外,至于一向有加的风无惜则是格外多受了几句斥责,唯独漏了三皇风无言。这等诡异的迹象顿时令群臣摸不着脑,莫非皇帝晋封萧氏为皇后只是为了安其心,而不是为了立其

整整闹了几天,朝廷和民间才从此次立后的盛大场面中平静了下来。虽然不是元,萧氏无法会那凤辇游街的尊荣和大婚的奢华气度,但她多年,知此事来之不易,因此已是分外满足。在皇后的宝座上俯视着那些叩拜请安的嫔妃时,她的心中更是无比快意,岁月人老,如今,她终于熬了。

“病愈”的皇帝终于重现朝堂,看到海观羽立在百官之首,他不由从心底涌一丝激和欣。已经经历过之前惊愕的群臣对于立后之事自然不会再有其他意见,再加上礼的动作也快,因此册后的正副使很快就定了下来。将由礼尚书崔勋作为正使,一等护国侯林塘作为副使前往凌波宣读册后旨意,并授予金册和金宝。钦天监也凑趣地选择了黄吉日,刑尚书何蔚涛更是早早备下了奏请皇帝大赦天下的折,因此皇后之位已是稳稳当当了瑜贵妃萧氏的中。

就在人们以为皇帝定然会上册封皇太,解决储君之位时,皇帝却人意料地没有任何动作。几个上书试探的官员都了眉,皇帝以中初定为名驳了他们的折,而且还下旨申饬,言其居心叵测,接下来就是令人地降级罚俸。一时之间,群臣竟是再次猜测起皇帝的用意来。须知照立储以嫡的规矩,萧氏又非别无所的皇后,皇太之位并不是难事,皇帝又为何迟迟不下决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