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征战(2/2)

他见风无痕会意倾听的表情,不由自信更足了一些。“若是他们肯主动归顺,那则是最好,若是不肯归顺,自然便得动用刀兵。不过,在此之后,应该令他们将世候补全京城国监,令他们学习中原礼制统,如此一来,他们将来承袭爵位时,自然便会向着中原一统。除此之外,朝廷也可准许各族平民中原居住,这样几代下来,他们便可中原,不复有华夷之别。”

几个资的老臣互相对视了一,都不住地。和风无痕相多年,他们对这位皇帝的秉习气已是有了刻的了解。要说宽仁吧,偏偏杀起贪官污吏来毫不留情;要说酷烈吧,对一众功臣弟和朝廷重臣都是恤有加,比起先帝竟还要优厚几分。久而久之,他们这几个人也就息了心中那不切实际的想。只有踏踏实实实绩来,皇帝才会叙功加官爵,如今早已不是凭门第论定功勋的时候了。

这话自然算不上是什么屋建瓶,不过为宰相总揽全局,并非一定要事事标奇立异,有些事情反倒是先持中庸之的好。鲍华晟心中清楚,他这老调重弹一,必定有人跟在后反驳。果然,左晋焕毕竟还是有些年轻气盛,见其他人都还在思索,便摇摇:“皇上,尽西北西南各都是小国寡民的情形,但他们和中原制不一,若是行用兵力收服,怕是难收其心,将来反而会引起别样纠纷。”

左晋焕的这些话不啻是石破天惊,中原儒学向来是只尊华夏主君,对于华夷之别调极,所幸在座诸人虽都是儒家学,但对于那等偏激的一并不在意,因此面目中只是微。连亲王风无清第一个附和:“皇上,微臣认为左大人所言不错,历代先帝对于各族不外乎怀柔或是打压几办法而已,羁索之策用多了,也就只有些许效用。以前各的民众即便想迁中原,也会受到其主的钳制,如今我朝兵力盛,自然不惧他们那一。只要大批异族中原,他们的传统就不攻自破,百年之后,兴许就都改称汉人了。”

风无痕,看向左晋焕的目光中满是赞许。他放下了手中奏折,这才站起来,眉宇间已是神采飞扬。“儒家虽然屡屡提醒华夷之别,但对于朕来说,华夷皆为朕之民,只要宾服王,其余皆可不计。夷夏混居又如何,几百年之后,谁知他们先祖何人?西北西南诸中,不乏珍贵矿脉,这些外族人拿了这些东西了中原,生活只有更加富足,又何须限于一隅之地?朕并不奢望开疆拓土,不过,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总是能到的!”

这几年皇帝不断提寒门世任要职,京城的各大名门世族都是颇有微辞,可皇帝对左晋焕这样一些世家弟的提也是同样不遗余力,让他们找不到好的理由劝谏。再者,一袭爵令使得大多数王公贵族都对孙严加教导,京城纨绔弟的数目顿时少了许多,看上去风气便是一肃。在对待犯禁的人这一上,九门提督徐书也是手腕严厉,就连一些皇族弟也有被他亲自送到宗人府置的。一旦有谣言传,各的细作也能迅速查到后的人,因此如今的京城竟是勉可算铁板一块。

鲍华晟见其他人只是不作声,便只能轻咳一声,打破了沉寂。“皇上,西北大营汇集了诸多将,也确实该有一个了结了。如今西南暂时无事,朝廷大可将力全数集中在西北,力争一战而定。如此一来,以后便可腾手来理西南诸。这些地方都是天皇帝远,那些族首领往往自恃兵力,对抗天威,倘若不能将他们收归朝廷束,将来恐怕遗祸不小。”

其父左凡琛为了儿的前程,最终也只得致休在家荣养,时不时在后为儿些注意。

的几个大臣相视一笑,齐声应承:“臣等定当竭力辅佐皇上,开创升平盛世!”

“安亲王的折你们也都看到了,如今真正的大战怕是不远了。”

风无痕扫过一众臣,话音变得无比肃重“我凌云历代君王经略蒙古多年,却始终未曾将其驯服,究其本,不外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若是此战能成功,漠南蒙古自不必说,其他漠西漠北各也应该能收归朝廷辖下。朕准备在那几设立重兵,一来作震慑之意,二来也好理一些民政,如此一来,将来他们再想作反就难上加难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