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听朱元璋语气有些缓和,才慢慢站了起来,背心已经是一片汗水。但真不知道自己和太子在下面相通的事有多少是朱元璋知道的,老朱的锦衣卫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特务组织。看来以后行事必须更加小心,估计自己身边同样有皇帝派来的人吧。
朱元璋道:“太子想得太多了,不过这苦命的孩子啊,唉没有福气啊。”说着长叹两声。
朱植迅速地评估着眼前的情况,看来昨天晚上的谈话有人报告了朱元璋。但显然那些谈话并没有触犯多少忌讳,否则估计朱元璋此时早就以谋逆之罪拿了自己。如果朱元璋默许了太子的那些安排,是否代表着他也担心朱棣呢?这绕着肠子也想不通的事,朱植实在不敢想下去。
这些政治中的尔虞我诈,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自己措手不及,主要是对目前的情况不熟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许多判断都不一定对。看来自己应该及早利用手中掌握的情报力量,了解目前朝廷内的势力分布。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无论在哪个时代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
朱元璋停了一下道:“那太子身后该谁为储君呢?”
朱植道:“这不是儿臣考虑的事情。”
朱元璋道:“说吧,恕你无罪。”
朱植道:“嫡长之法不可废。其他的儿臣不敢多言。”其实管他谁做皇帝,也远轮不到自己。
朱元璋沉吟着不说话。朱植也不敢说话,也许自己今天的话太多了。
父子俩又走了几步,朱元璋道:“太子病重,朝廷内人心惶惶。哼,朕还没死呢。”
朱植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父皇不妨让他们都跳出来,乱了才知道谁是忠臣。”
朱元璋脸上露出微笑道:“我儿大了,懂事了。不过这些事不用你管了,今日朕主要跟你谈谈辽东之事。”
朱植道:“请父皇示下。”
朱元璋道:“封为辽王后,辽东沃野万里需要你守护,可知肩上担子之重?”
朱植道:“儿臣知道。”
朱元璋道:“辽东自洪武十五年收归朝廷治下,局势始终不稳定,鞑子依然时常騒扰,虽然战略上不那么重要,但巩固了它对黄河以北的安全还是十分重要的。诸多儿子中,有能力的就数老四,你和老十七。因此朕将此地封给你就是看中你知兵善将,可为大明守住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