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照顾周到。植总想用什么方法报答大人,至于此战如果对大人有所鼎助,本王也乐于做这个顺水人情。”
杨靖哈哈大笑道:“本来一战可抵定山河,奈何殿下不愿手足相残杨靖这话太有穿透力了,朱植内心咯噔一下:“杨大人何出此言?”
杨靖道:“下官在辽东大地上巡视将近两月,观民风,查经济,阅军旅,却发现辽东大地无处不渗透着勃勃生机。民风好战,勇于任事;工商活跃,公道公平;三军用命,士气高昂;吏治清澈,贪官难见。这些风气与朝廷有着天渊之别。所以殿下的辽东军有这些作为基础自然是天下第一强军,燕军虽强但从本质上已无法望殿下项背。
今日与铁鼎石聊起遵化大战,听他说出的伤亡数字,下官打死也不相信就凭辽东军的实力,损失五千不到就失去了进攻能力。这次燕逆大败,不仅仅是兵势上的失败,更是士气上的失败。三军夺气何以为战。如果殿下趁胜进军,北平以东已经没有阻挡殿下铁蹄的天险,届时只要魏公从济南出发北上,两路大军回师北平城下,燕逆插翅难逃。所以,下官觉得殿下还是存了一点私心…”
朱植不知道如何应对杨靖咄咄逼人地话,只能哈哈大笑:“杨大人这样说,朝廷一旦问本王一个裹足不前,那如何担待得起。”
谁知道,杨靖的笑声更大:“哈哈…如果殿下还怕朝廷怪罪,就不会自作主张收降房胜,许他不死了!”
朱植脸色一寒,心中顿露杀机,杨靖不愧是朝中干城,因为对朱棣决战胜利,引发自己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一点也没有逃过他地眼睛。如果杨靖到朝廷随便一说,朝廷会不会节外生枝再度找起自己的麻烦?
杨靖不理朱植地脸色,只是镇静地喝了口茶道:“这是一个乱世,下官不相信像殿下这样手握重兵,能左右天下大局的藩王不会有其他什么想法。即使殿下这样说,下官也不会相信。只是,现在下官想和殿下做一笔交易。”说完目光如炬盯着朱植。
朱植脑袋里快速地运转着杨靖话里的意思,不觉背上一阵冷汗。他这么说已经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就是赤裸裸地想和朱植做一笔政治交易。但会不会是想把自己地真实想法套出来,然后再下手对付自己?
杨靖一直是朱植看不透的人物,他的身份几乎等同于懿文太子留给儿子的顾命大臣,但自从建文上台之后,一直重用东宫之人,无论黄子澄还是方孝儒都先后进入权力中枢成为不是宰相的宰相。而他这个正派的顾命大臣虽然也是内阁成员,但一直无法得到建文的欢心,以至于计不听言不从,未必他也会心灰意冷?朱植迷惑地看着杨靖,此时要是杨荣在就好了,至少可以由他来的抵挡一阵子。
杨靖正色道:“殿下一定在想,下官是不是想套出殿下的真心,然后再与朝廷想办法对付殿下?哈哈,如果殿下这样想未免有些看扁了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