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东都之行上(2/2)

而曾想到的,要带去的第一个人,自然就是李密的独——李天凡公了。自打曾于飞牧场之中将其擒获之后,就将其一直关押着,并未向李密索取什么好。而李密损狡诈,老谋算,忍功了得,竟然也未曾前来向曾涉。

自古成大业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或得其一。得天时者,如星火燎原,势不可当,前期锋锐健,若能趁此时机开创一番局面,或可有成。但是缺却是后劲儿不足,有难以为继之忧。当年风起云涌的义军,如今大多陨落也就是此因。

不过,人心这东西,是最不可靠的,他得到可能很难,但是失去却很容易。百姓淳朴,百姓却也无知,随着时日长久,在李密不能再给予他们更多的好之后,就会有一分人慢慢的对李密不满起来。

其实对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个衔并不十分兴趣,虚名虽然有用,但毕竟是虚的,他更喜实实在在的利益。他兴趣的是和氏璧本,他那独特的材质,以及奇异的功能。

前往洛,夺取和氏璧,在曾看来其实并不算太困难,但是他却并不打算只收获那么一件宝贝。所谓国之宝贝乃是土地,他希望此次能够将同宇文化及战斗过后,虽依旧如日中天,但已经有些外的魏公李密掉,吞下他麾下的那片土地。

行压制,但是如今却是不行了。

可依仗着自己优势的兵力对独孤阀等反

得人和者,就是李天凡的父亲李密。瓦岗军为天下义军之魁首,自李密夺权之后,瓦岗军的人望便加诸到了李密的上,再李密袭破洛仓、黎仓两大仓城之后,得到了海量的粮,开仓放赈,得天下与闻,揽尽了天下人心,才俊之士竞相归附,声势之横,一时无两。就是关中的李渊,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等等当时的雄豪,也曾偷偷的向李密称臣。

天下所有诸侯的势力都了洛,独孤阀游广阔,却使得王世充有些投鼠忌,不敢轻举妄动了。毕竟,人不能不为自己留上一儿后路,如今他正于李密的威胁之下,若是再得罪了其他的诸侯,那一旦兵败,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现代的曾并没有待俘虏的习惯,但是也没有让敌人过的太舒心的打算,因此,这位小公爷自然过得不是太好,再也不复初见之时的张狂之象,穿着虽然邋遢了些,但是中厉芒敛,已然沉稳了不少。

对此很是自信,若是自己持有了和氏璧,天下间,除了那已然可以剑破虚空却依旧滞留人家的剑神燕飞之外,自己几无敌手。因此,对于和氏璧,他乃是势在必得。

因此,他在将江南发展的大政方针定下之后,就开始将各政事下放给他可以信得过的人,准备动前往洛

到这些,光凭曾以前伏在李密麾下的那儿本钱还不足够,因此,此次前去洛,要带的人手就至关重要了。

李密以自己超凡绝的天资,通过布置,最终驾驭了人心,而有今日之成就,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事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随时都可能崩塌。因此,一生最用奇兵的李密,今次却反常的用了正兵,希望能够以自己大的兵威,打下东都洛,而得山河之险。

得地利者,最好的例就是关中李阀,有崤山之固,函谷关之天险,便可坐山观虎斗,待山东诸雄拼杀的伤痕累累,再以锐之师击疲惫之敌,实在是占尽了便宜。

这不禁让曾想起了那么一句话“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此一事,李天凡显然心上有了长足的锻炼。不用想,曾也明白,这个小公爷定然是在心中盘算着脱之后,在以父亲的力量对付自己。可是他却是不明白,他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因此,李密虽是如日中天的太,但维系他如此风光的燃料却是最不可靠的百姓。自古人心难测,若是一旦人心有变,李密就会随时从天上跌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