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章:郑伯克段于鄢(2/2)

吴应龙:“这是太宗皇帝拟定。”

“是。”吴应龙叹气,只得告辞去了。

“你…胡说八。”

秦少游从案后站起来,直视着他:“赵监丞曾教诲过下官,事情若是对的,那么就该放手去人…若是连这担当都没有,却如有些人一样抱守残缺,只会教人耻笑!我是学官,教书育人是我的本份,我力所能及,能的也只有如此。”

在国监的后堂里,陈祭酒持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站在一旁的吴应龙压抑着满肚的火气:“实在胆大包天…”

“大胆!”吴应龙气得发抖,他心里默认,即便下是大周朝,却也是大唐的延续,而秦少游直接一句前朝,却是直接把李唐与武周一分为二。

吴应龙还要穷追猛打,那陈祭酒听到这里,目光幽幽,却是轻声:“够了,时候不早了,早些议事吧。”

秦少游冷冷:“你好大的胆,若是行郡县好,岂不是说尧舜错了?尧舜乃是圣人,圣人莫非也错了?”

吴应龙愤恨地看了秦少游一,才很是不忿的把脸别到一边去。

吴应龙写完了字,将笔搁到了笔筒,拿起一旁的帕了额前的细汗,他习惯的笑容,漫不经心的:“这只是个前卒,他背后的赵图才是真正的敌手,赵图在四门学纵容秦少游这样,可见其志不小,一个小小的助教罢了,即便再怎样名噪一时,也只是个泥虫而已,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打错了算盘,他们现在所的是自寻死路。不必急,且等一等,你听说过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么?”

“自…自然是郡县。”

“大人,那秦少游…”

“胡说八的是你!”秦少游板起脸来,厉声:“无论是法度还是学规,讲的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岂可以一法而传承万世,若是如此,尧舜为天,封诸侯,而太宗为何却是行郡县之制;下官斗胆请问,封诸侯好呢,还是行郡县好?”

“…”吴应龙答不上来了,尧、舜时哪有什么学规啊。

吴应龙依然心有不甘:“可是…”

所谓的议事,无非都是一些繁文缛节,足足一个时辰,才落下帷幕,秦少游没有逗留,匆匆告辞走了。

秦少游拉下脸来:“尧、舜的时候没有学规,到了太宗的时候却有了学规,那么敢问,到底是尧舜之法好,还是贞观之法好呢?”

“你胡搅蛮缠?”

秦少游笑了,慢悠悠地:“好吧,就算现在学里应当遵守前朝太宗的学规,可是敢问,太宗皇帝在的时候,曾屡屡提及要遵从尧、舜之法,这么说来,尧、舜之法难就不是祖法么?若是着尧、舜之法来,却又不知咱们该用什么学规呢?”

“太宗皇帝…可是前朝的太宗皇帝么?”

吴应龙语,他突然发现自己陷了秦少游的圈,此时再和他无休止的争议下去,反而落了秦少游实,于是冷笑:“秦少游,你区区一个助教,可曾想过后果么?”



陈祭酒笑了笑,白皙的手将方才写下的那幅字拿起,摇叹息:“心不静,则字不成;不好,不好。”他将这幅字碎了,随手抛在地上,很是惋惜的样:“杀人要用才成,诚如这行书一样,要善用巧立才好。秦少游…小小蝼蚁罢了,不必急着死,留着他,他得越多,错得就越多,到时候,自然能为你气,前几日,长安来了人,本官要去拜会一下,你且回吧。”

秦少游:“却不知是哪家的祖宗之法?”

乃是祖宗之法,你和姓赵的擅自破坏学规,已是万死之罪!”

秦少游又是叹气,:“不是下官胡搅蛮缠,下官只是想告诉大人,太宗时的学规是好的,诚如尧舜时的分封诸侯也未必是错;可是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四门学多招募一些生员,有什么不好?难多一些教化也是错误的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