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章变数(2/2)

但是回鹘人又哪里会想到这些,他们被这谣言一激…就觉得还真像那么回事,敦煌汉人既没有养、养羊,也没有辛苦的晒制货,他们只不过就是将这些东西运过来运过去,凭什么得到的比回鹘人还多?而且这多的还不是一,多的是他们得到的好几倍。

从这一来说,秦风所想的“用商路的利益将河西四国捆绑在一起”的战略并不成功,因为他并没有考虑到这变数。

虽然药罗葛仁明知这时“和平发展”才是甘州的最好路…这商路对敦煌及甘州是双赢的,另一方面打敦煌又不一定能打得下,那又何苦冒这个险呢?

另一个谣言就厉害了。

于是谣言一要求征敦煌的呼声便甚嚣尘上,而这时药罗葛仁就是有苦说不了。

所以这药罗葛仁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

一个是药罗葛仁因为在敦煌国战败,于是失去了勇气不敢再次征敦煌。

这么一想许多回鹘人心里就不平衡了,这里还带着一仇富的心理,又带着一像谣言里说的那样,若是灭了敦煌国他们就可以取代敦煌国以买卖获利。

另一方面,回鹘人比起敦煌国的汉人来说,在买卖的经验上和手段上的差距也不是一,就算有隶主狠心变卖了自己的土地和匹转行商人,他也竞争不过敦煌国的商人。

但别以为回鹘是蛮夷就想不好办法,绞尽脑后阿刺瓦而雪还真有了主意,他一狠心就暗中派人放两个谣言:

不过好在秦风并不是没有准备。

刺瓦而雪的想法是不得人心的。

下请战的呼声却是日渐涨,后来都有若是不战就要把药罗葛仁赶下可汗位的声势了。

这谣言若是单独放去还不有杀伤力,因为回鹘人都会想…这话只怕不对,不只是可汗不愿意打仗,我们也不想打仗,不敢征跟不愿意征是两回事。

但他知并不代表他的下们也知,甚至他还掉一个陷阱,也就是一旦他向下诸多解释说这敦煌如何如何不能打,那就实了“失去勇气”、“被敦煌打怕了”的谣言。

商路开通获利最大的就是敦煌国,回鹘要是灭了敦煌国,就可以取代敦煌国像他们一样买卖获利。

这话可以说是半真半假,真的份就是获利最大的的确是敦煌国,假的份自然就是后半段…能不能买卖获利跟是否灭了敦煌国没有半关系,若是要买卖的回鹘人现在就可以,这本的原因就在于回鹘的隶制将隶和隶主全都捆绑在了土地或是上而没有商人的条件了。

最致命的还是:有了这个谣言为基础后,再回去想第一个谣言,第一个谣言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如果可汗不是失去了勇气,有这么诱人的好、这么大的利益,可汗为什么不带他们征敦煌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