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二十四章nei忧外困中的女皇(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百二十四章 内忧外困中的女皇

宁珂进入洛yang城时,皇帝已经严厉拒绝了契丹人的谈和条件,议和条件被拒绝的契丹人再度入寇河北,同时打chu了一个鲜明的政治口号:“还我庐陵、相王来!”

庐陵王李显和相王李旦是先帝李治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两人都曾经被立为皇帝,又先后被武则天罢黜,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实际上一直ruan禁在房州。李旦由皇帝变成了太子,不过人人都知dao他是个摆设。

契丹人打起为李显和李旦鸣不平的旗号,这对武则天来说,其杀伤力远比十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冲击力更大。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整军再战,全歼这路反贼,但是兵ma一直筹措不齐。

太平公主听说杨帆失踪的消息之后,也是牵chang挂肚,暗暗使人寻找,shen悔自己不该luanchu主意,让杨帆重返军伍,以致酿成大错。

但是当契丹人宣布了他们的政治纲领之后,虽然明知dao这是他们为了减少阻力、蛊惑人心的一个口号,但是却未尝不可利用,太平公主纵然正心luan如麻,还是min锐地发觉了这个机会,ma上收拾了luan糟糟的心情,开始zuochu安排。

这些年,太平公主用她高明的政治手腕,逐渐收服了一批人,暗中也掌握了一批朝廷的职位,只不过,她一方面需要继续掩饰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也确实无力与武承嗣、武三思和二张公开竞争,所以得到的职位并不是特别重要的。

但是这些平时不是特别重要的职位,在战争时期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职位都是一些后勤、辎重、兵械、粮草乃至hu口guan理方面的职位,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官职既不风光也谈不上如何有权,最重要的是人事权、财权、兵权和司法权。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太平公主授意安cha在这些职位上的门下消极怠工。降低朝廷的运作效率,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武则天并不知dao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十四岁入gong,六十多年来一直待在shengong里。她长于gong闱权谋,于外bu的诸多运作并不十分了解,她只知dao自契丹人喊chu了为庐陵王和相王正名的口号以来,武周朝廷庞大而有效的战争机qi便陷入了步履惟艰的地步。

各大世家也迅速发现了契丹人的这个政治口号可以加以利用,但是需要他们推波助澜,让这个口号产生实际的效果,扩大它的效应,给那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帝敲敲警钟,于是他们也ma上安排起来。

他们控制着地方的经济。一个庞大的家族其影响力就可以遍布一州一dao。想在暗中zuo些手脚。抵消朝廷政令的影响再容易不过。因此,尽guan朝廷一遍遍的下敕旨cui促,可是地方上筹粮筹饷、招募士兵的事却始终没有进展。

除了李唐皇族和世家暗中发力。这些年来liupei地方的那些李唐派的官员,无疑也起了重大作用。他们之所以被贬谪,就是因为他们shen上打着李唐的烙印,女皇信不过他们,而他们也矢志匡复李唐,这个时候不给武则天上yan药才怪。

他们原本是朝廷高官,到了地方要么是一州一县的主官,要么凭着他们的威望和资历,也足以凭副职、闲职的shen份对当地主官产生重大影响,在他们的作用下,这些州府对于朝廷筹粮筹饷和招募兵员的事情同样严重迟滞。

整个帝国都因为某些不可宣照的理由延续了它的运作速度,shen在中枢、足迹不chugong门的皇帝陛下对这zhong秘密而隐晦的抵抗完全无法察觉,对这zhong莫名的迟缓也完全无能为力,她只能把原因归结于百姓对李唐的怀念。

忠于李唐的力量竟然依旧这么庞大,这么shen入民心?

这令她暗暗惊慌。

她不明白,她的大周江山已经建立这么久了,为什么人们对李唐还是念念不忘,就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么?

她不服气!

她一定要把契丹人彻底打败,她要把武周江山永远传下去,她要作开国太祖,千秋万代!

※※※※※※※※※※※※※※※※※※※※※※※※※※

洛yang城南嘉庆坊,这里有一幢宅院,坊里的百姓都知dao这幢宅子的主人是外地的,很少到洛yang来,即便逢年过节,也很少看到这hu人家有主人chu现,只有一个老家人时常chu门买菜,大家还熟悉一些。

这幢实际上属于独孤世家的宅子,在空旷了多年之后,如今终于迎来了它的一位主人。

宁珂在这里已经安静地住了三天了。

月光下,优雅幽静的hua园里传chu一阵淡淡的琴音,琴音仿佛天上轻笼着月光的薄云,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园中有淡淡的夜雾,窗下月前,一琴横亘,宁珂轻轻拨着琴弦,琴声哀而不伤,中正清雅,把那难言的思绪尽付于琴音,漾入袅娜的迷雾中去。

恨与思,只对月,难与人言。

十指纤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