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零八章扫把星(2/2)

唐时刺史调动并不频繁,而北地近边地区的刺史调动更少,一任十年八年那是常有的事,盖因当地贫苦,又常生外患,如果地方官调动太频繁,不等他熟悉地方便调走了,难以起到治理地方的作用,所以这位延州刺史在那儿一七年并不稀奇。

杨帆霍地抬看向婉儿,婉儿轻轻颔首:“我原还担心会记错呢,如今找到这封奏疏,那就确信无疑了!下边还有我代天的批复,免去延州一年钱粮,并发赈粮八万石!”

“二郎,你看这个!”

杨帆喃喃地:“延州连年旱,百姓缺衣少粮,常需朝廷赈济,可是一眨的功夫,他们居然能凑齐十万石粮来弥补鄜州亏空?”

看这奏章,洋洋洒洒,尽是为民请命之语,谢刺史极力恳请朝廷减免延州钱粮,并拨赈粮抚恤灾民,又因自己治理地方不力,频繁向朝廷请求赈济而惶恐不安,一位亲民民的清官形像跃然纸上。

这是薛怀义烧毁明堂、天堂,武则天令其重建明堂并铸九鼎的那一年,延州府闻讯上表敬献铜铁的一份奏章,实则是向皇帝表功邀,上官婉儿见与她想要的东西毫无关联,把随手放到一边。

杨帆:“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

奏章下面还有天批语,杨帆一看那笔迹,就知是婉儿代天所书。杨帆将奏章拍了拍,:“这是延州府因连年灾荒民众贫苦,请朝廷减免该地钱粮并施赈济的奏章,你要我看这个什…”

婉儿嫣然:“郎君去了一趟南疆,无数人落地,上百官吏去职,这一回西北又要因为郎君而遭殃了么?”

女翻到一份延州府上报朝廷的奏章,天喜地的送到婉儿边。

疏中又说:“臣任事七载,百计调停,充实,安此边土,亦不过勉令百姓温饱,实愧对朝廷所托天厚望。今年又复大旱,连月不雨,耕作无望,百不产,商贾绝迹,恐将又现民不聊生局面。”

P:诚求月票、推荐票。

过了一阵儿,又有一个太监翻到一份延州府奏章,赶颠献宝似的呈到婉儿面前,婉儿打开一看。喜上眉梢,盈盈起:“你们继续找,翻来的延州奏章单独放在一起,候我取阅!”

一语未了,杨帆突然定在那里,张说不话来。定了半晌,杨帆急急低,再看那份奏章,瞪大睛看了半晌,没错,确是延州府的奏章,落款与用印都是延州府无疑。

杨帆在前堂坐着,反复思量,脑海中渐渐勾勒了防范隐宗反击的一些步骤,这时回过神儿来。才发现婉儿久去不归。

这是延州府证圣元年呈报朝廷的,不过朝廷接到奏章的时候,已经改年号为天册万岁元年了,喜改年号的武则天在这一年里一共改过两次年号,因之奏章封上的时间理,有些显,被那个幸运的女注意到了。

杨帆一本正经地:“现在看,恐怕是的!”

PS:

说罢,婉儿持了那份奏章快步离去,直奔自己的住

广告:《大明隐帝》,书号3005137,简介:尔等安敢欺我小,砣小压千斤!贼阉,别人玩的是狸猫换太,你竟敢玩假面谋天!贼阉,还敢忽悠皇上亲征,你想死!我的龙椅,你坐得可舒坦?皇后,我去龙游天下了,你可得看好我的江山,别让儿丢了!

杨帆:“幼时我随恩师海,夜见大星当空,长两丈余,星驰长空,气象罕见,家师曾为此要给我取名为星驰呢。”

婉儿的睛闪闪发亮:“郎君这一回,怕是要刨一只比仓鼠更大的大硕鼠了。”

婉儿赶接过,翻阅起来。

杨帆看看夕斜照已近黄昏,便先行离开,让任威把消息递去,早一刻准备,就能少受一损失不是?他刚刚站起。婉儿便急急走了来,步履匆匆,却肩膀不摇袍袂不晃,宛如行云

杨帆继续看下去。这是延州刺史谢宇斌上奏朝廷的一封奏章,奏章中说“延州所属与腹内不同。边疆兵事频繁。祸及延州,又有天灾不断,连年旱,以致该地苦寒瘠薄,卖儿鬻女,民不聊生。”

婉儿笑靥如地把那份奏章递于杨帆,奏章岂是谁都可以看的?但下只有他们二人,杨帆自无避忌。心中虽然纳罕,他也不问,上翻开奏章仔细看了起来。《请免延州钱粮并赈济疏》,看到标题。杨帆便是一怔,再看日期,是圣历元年,也就是两年前。

婉儿一双眸微微张大,问:“什么事?”

杨帆:“何止,只怕认真追究下去,整个西北官场都要塌了半边天!”

婉儿想了想,这桩异事她也知,武则天为此改了年号,她又如何不记得。婉儿忍俊不禁地:“这话怎么说,难你是扫把星转世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