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四十八章求王(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千四十八章 求王

早朝散后,御驾回返长生院,张易之和张昌宗则命人把《三教珠英》书册一千三百卷收起,率领百名内侍把书册送回奉宸监,入库锁好,随即便往长生院见驾。皇帝没有当即答应封他二人为王,二张心中甚是不喜,想去趁热打铁,怂恿女皇恩准此议。

对于武三思和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推举二张为王的真实意图,其实武则天一yan就看穿了,不过这分明是她的亲儿子和亲侄子对二张心怀敌意,武则天就不方便对二张把这层意思揭开了。

二张一到,武则天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笑dao:“五郎、六郎,只因著书立说便yu封王,你们就不怕天下人非议么?此事朕心中自有主张,你们不必多言,如今你们在朕的shen边,虽无郡王之名,却有亲王之实了,这还不够么?”

二张还没说话就被武则天堵了嘴,只好不再谈起此事,二人陪武则天闲坐一阵,武则天困倦yu眠,二人便怏怏而返,一chu长生院,张易之便在路上与兄弟商议了一下,派人chugong去找张同休。

二人吩咐了人chugong,正yu回转奉宸监,恰见杨帆领着两名禁军侍卫迎面走来,一见二张,杨帆老远便拱手大笑:“五郎、六郎,恭喜、恭喜啊!听说皇太子和相王、梁王两位殿下联名推举贤昆仲称王,实在是羡煞人了!”

张昌宗悻悻地dao:“八字还没一撇呢,有什么好开心的。”

杨帆奇dao:“这话怎么说,五郎和六郎素得圣人chong爱,此番立下大功,又有皇太子和相王、梁王两位殿下推举。难dao还有什么什么不识相的人敢chu来反对么?”

张昌宗苦笑dao:“反对的人就是当今圣人,如之奈何。”

张易之嗔怪地瞪了兄弟一yan,不想他多说话,转而对杨帆笑dao:“封王非是小事,圣人担心有滥赏之嫌。故而心生犹豫。易之以为,陛下睿智,所思所虑远非我兄弟所能及,自当遵从圣人意愿。呵呵,其实易之编撰《三教珠英》,也只是想zuo一番事业。如今著书有成,可以青史留名,心愿足矣,至于封不封王倒没什么。”

杨帆dao:“五郎心xiong豁达,令人佩服。在杨某看来,贤昆仲此番大功若能封王。也是实至名归了。不过天子所言也大有dao理,如果此番不能封王,愚意以为,贤昆仲不妨退而求其次,若能得封国公,距王爵仅一步之遥,来日再想封王也就容易了。”

张昌宗听到这里。不由双yan一亮。两下里笑谈了一番,杨帆便拱手告辞,杨帆一走,张昌宗ma上对张易之dao:“五郎,杨帆说的对啊!此番你我若不能封王,咱们就退而求其次,求圣人封咱们为国公,以后只要再有机会,不怕圣人不答应封你我为王。”

张昌宗听了也大为意动,颔首dao:“言之有理。且等大兄到了再商议一番。”

张同休如今官拜司礼少卿,平时也没什么正经事儿干,忽然听人传信儿,叫他去见二张。张同休ma上随来人入gong,到奉宸监见到张易之和张昌宗。

二张找他来的意思。是想让他发动张氏一党向天子进言,推举他们兄弟为王。张同休哪有什么主张,他的富贵功名都来自于二张,二张既有要求,张同休自然无有不应。

张同休连声答应下来,说dao:“张说和李峤都是参与编撰《三教珠英》的人,如果让他们chu面为你们请封,无异于为他们自己表功,不合适。为兄去找苏味dao和吉顼吧,叫他们上表劝封。”

张易之dao:“好!两个人声势弱了些,让韦承庆和韦嗣立也上表,此事当趁热打铁,宜早不宜迟。大兄这就回去,对了,你让他们话tou上松动一些,如果封王确无可能,就请封公爵。”

其实一开始张易之也曾想过要一个实缺的朝官,可他没想到武三思竟一步把他推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王爷啊!这个爵位不由得他不心动,是以那抓实缺官的心思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现在一门心思的要称王。

苏味dao和吉顼是走了二张的门路才得以回到京城的,理所当然的就被二张当成了自己的门人。不过这只是二张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苏味dao号称“模棱手”,zuo事必留余地,哪肯死心踏地站到二张这条船上。

吉顼刚刚chun风得意,就因当朝冲撞武懿宗,被贬官liu放,此番回来,xing情也谨慎多了。他们依附于二张,却不是二张的jian定盟友。二张本可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