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二郎三郎(2/2)

“十娘,好久不见!”

杨帆微笑:“愿闻其详。”

杨帆苦笑一声,:“杨某实在不想张柬之第二。”

里间,杨帆才发现这里别有天,拉开障门后,里边不只一个房间,而是一条长廊串连着三个房间,两边两间,估计分别是李持盈的书房和卧室,中间那门开着,却是一间供奉着老君像的静室。

静室内,杨帆和李隆基正在行着一场对他们自己、对整个天下都至关重要的谈话。

杨帆:“三郎此言甚是中肯,世人皆以为张柬之等五人功劳最重,但在杨某看来,关键时刻,所赖者唯有武力,若无武力为凭恃,一切都不过是场镜月罢了。”

杨帆和李隆基盘膝相向而坐,李持盈拿着火钳,时而拨一下兽炭,时而抬起来,看着她心中最亲近的两个男人,脸上有异常满足与安详的快乐。

杨帆并未因为李隆基要倚重于己便有所僭越,李隆基微微一笑,举步前行,拉开一门,扭对李持盈:“这里一如寻常,莫要使人来!”

“临淄王请!”

李持盈回过神来,连忙说

走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房屋中间有一块两尺见方的地板,掀开后下边是空心的,火炉就置于其中,红红的炭火燃烧起来,映得李持盈的脸儿红通通的。

杨帆缓慢而有力地:“这正是我邀三郎会面的原因,杨某不想坐以待毙,相信三郎你也不想,韦氏一党挟天以令诸侯,大肆培值韦氏党羽,若假以时日,我们再没有力量反抗了!”

李隆基亲切地握住胞妹的手,见李持盈泪闪烁,不禁怜惜地拍了拍她的玉背,目光自她肩越过,忽然看到正徐徐站起的杨帆,四目相对,刹那凝注,然后相视一笑。

李隆基:“一位么,就是家父,若非家父力闯南衙,控制南衙十六卫,弹压北门禁军不得妄动,当日局势恐一团糜烂,结果如何,殊难预料。”

李隆基叹了气,:“事到如今,功臣何在呢?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先是明升暗降,夺其权柄,继而遭到罢黜,最终惨死于周利用那等小人之手;

李隆基微微一笑,对杨帆肃手:“大将军,请!”

李隆基黯然:“家父也不想!可是,可以预见,等韦氏一党的脚跟站的再稳一些,我们求苟安也将成为奢望!刀,已经架在我们脖上了!”

家父与太平姑姑一个受封安国相王,一个受封镇国公主,仪仗一如帝王,可谓荣之至,其实却如张柬之等人一般,明里尊荣,暗里窘迫,如今是苟且偷安,惶惶然不知屠刀何时落下。”

“至于二郎你,呵呵…”李隆基微微眯起睛,:“二郎年纪轻轻,就已贵为辅国大将军,看就要走到武将的巅峰,皇帝对你,也是‘青睐’的很呐。”

本周休息日放在明天,望诸友周知!

杨帆不好自自擂,是以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隆基:“…神龙政变时,功臣虽众,但是在我看来,功劳最大者,唯有两人!”

一开始杨帆还是恭称郡王的,在李隆基的一再持下,杨帆便改称他为三郎了,这是时下最亲近的人才使用的称呼。李隆基向杨帆一指,:“这另一位,就是二郎你了,若非玄武门因你而开,使我等长驱直,当日政变,我等十有**要落得与太重俊一般下场。”

“哦,有的,三哥有话,可到内间静室去谈。”

李持盈把古琴捧来搁在膝上,仔细检视一番,发现方才慌之中并未把琴摔坏,于是松了气,继而却又是一声长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多愁善了。

李隆基与杨帆笑谈一番,突然转向李持盈:“十娘,你这里可有更隐秘些的所地?”

李隆基地望了杨帆一:“二郎,实不相瞒,我手中的力量其实非常有限,本不足以成事。我之所以还要积攒力量,只是不想窝窝地赴死罢了。而今既蒙二郎相邀共商大计,我想知,二郎可以给我什么助力?”

李持盈颔首称是,李隆基和杨帆便一前一后走里间去了。

李隆基欣然:“英雄所见略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今韦氏已磨刀霍霍,如果我们还是心存幻想,那就只有等人把刀磨快了,便可斩下我们的人。但是…”

待杨帆和李隆基走内室,李持盈痴痴神半晌,忽然轻轻叹了气,往墙边地板上一,一机括小门儿便应声开,一架古琴赫然在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