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了,但是即便在现在朝廷也不允许下层人取字——王景范父子不与自己收容的孩童签定契就是源于此,万一出现一个可造之材这卖身定契就成为制约他发展的门槛。
这表字多少代表了本人的一些志向,如蔡恕字如心除了拆解自己名之外,也表示自己再不赴科考之意。王景范的表字是他自己起的,这其中的意味就更耐人寻味了,这个年纪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他的字多少也代表了他个人的志向,这“见复”所蕴藏的意味绝非“如心”所指。
王景范见蔡恕有些犹疑不定,便说道:“如心兄,在下出生时母亲范氏便已故去,遂父亲为在下取名景范,而四年前家父也舍在下而去,在下便取《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表字见复…”
蔡恕拱手叹道:“恕不曾想见复身世如此坎坷,这表字取得好!”“如心兄见笑了,父母养育之恩要铭记心中,口头上的避讳却是用不着的,如心兄不用挂怀。”
蔡恕点点头,王景范的表字是自己取的追思父母养育之恩,士人最为看重这些,眼前这个年轻人风仪气度皆属上乘,难得如此顾念过世父母,这赢得了蔡恕的好感。
“见复怎么会想到在这里建书院呢?”
“建一所书院是家父心中最大的心愿,虽然在家乡渭州也曾建过一所书院,只是距离家父心中设想颇远,京师汇集天下英才遂景范也是在完成家父的遗愿…”王景范答道。
蔡恕叹了口气说道:“莫说建一所书院,就算是蒙学也是颇为艰难,我白沙蔡氏也曾建过义学,只是愚兄学识有限只得无疾而终…”
“在下之所以购买如此多的地皮也是为了长远打算,现下已是临近朝廷大考天下举子皆云集京师,京师物价腾贵在下打算多建房舍资助举子使其安心应考。朝廷抡才大典过后期许其中能够有几个有真正才学之士留下来再延请名望之士共建书院,这书院真正建成还尚需很长一段时ri…”
“此乃老成稳妥之策,只是这书院ri常所需也是甚多,见复该如何维持这书院呢?”蔡恕终于开始问到了核心问题。
建一所书院并不难,尤其是对那些有名望的士人而言,大宋承平百年加之太祖皇帝大兴文治,大宋不仅官学建了不少,民间办学更胜于官学。可问题是民间办学尽管有官府部分补助,但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一所书院长则数十年短则数年,蔡氏自己也办过书院到最后还是坚持不下去,只有用宗族祠堂办了所蒙学选拔族中俊杰,然后举全族之力供其前往官学就读,实际上蔡氏今ri局面放眼大宋非常普遍。
“开办书院官府虽有部分补助,但其微薄实不足为依仗。在下在渭州薄有资财将会尽数变卖,在这京师附近寻处房产买下可凭收取房租以利书院平时开销,现下在任店就置下了两处房产,将来还会办些其他产业…如心兄,这办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维持一座书院更是甘苦自知,不过这既然是家父的遗愿在下断不会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