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未济无咨(3/3)

只鸡也要一千四百钱,一千四百钱足够十四户寻常农家ri常衣食所需…如果说吕文穆公当年有什么不对,就在于他不应该只要鸡舌头,就算自己不吃也可将鸡肉赠给福田院或贫困者,不应该堆成山…当然以吕文穆公为人,想必这鸡是自己掏钱公平买卖的,是以在下认为吕文穆公是公平交易却有失限度的奢靡…”

“那见复是赞成这种奢靡了?”苏洵有些不悦的反问道。

王景范拱手说道:“如吕文穆公这般奢靡并非是一无是处,若是一知县,只需有这么十个八个富户如此天天吃鸡舌汤,那这个知县恐怕是天下最好当的知县,只需要让养鸡便可保证辖下治所百姓不会有饿死的事情发生…当然若是吕文穆公一个月一万贯一身衣服未必有鸡舌汤所起到的好处这么大,毕竟一身衣服受惠百姓不多,若是一琉璃杯之类的珍玩那就更不能提倡了,此物多半为海外所产,与百姓生计一点无关,这种奢靡是最糟糕的…”

苏轼听后不禁一笑:“见复恐怕不会为一知县,有此才学通判一州足矣。”

“豪富者坐拥良田千顷,置下产业无数,仅仅租金每年便是数以万贯,事实上只要公平交易不欺压百姓,如鸡舌汤、鸭舌汤之类可养活百姓无数,从勤俭治家的角度而言自然是败家之举不是长久之道,但从得惠的百姓看来这是件好事——妇孺即可养鸡,要供应一个天天喝鸡舌汤的豪富者可让数十户百姓生活宽裕起来;若是再往极深处而言,豪富者变成皇帝宰持,若花费数十万贯去修建宫殿满足皇帝私yu则是国家衰弱之兆,若是去修缮河堤则善举一般,修建宫殿百姓得惠少,而修缮河堤不仅可以免除水患之外,参与百姓众多也可落得一些钱财补贴家用…”

苏洵听后脸色稍缓,只是王景范这种说法让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不过若是辩驳却又发觉对方的话又很有道理,只得说道:“终归是勤俭些好…”“明允公,其实这里面仔细思量乃是颇有玩味之处,尤其是为政者如何去为国计财,又入又出如何让百姓和社稷都获利,晚生觉得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却又不得门径…”王景范有些惋惜的说道。

王景范心中确实是很惋惜的,父亲说这些的时候自己并没有什么体会,只是当做笑谈而已,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眼界开阔后,他才明白昔ri这些“笑谈”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可惜父亲已经过世三年多,再也没有机会询问其中所暗含的道理了,自己只能知道个大概却无法知晓细节,剩下来的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才会明白。

苏洵却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见复,此乃小道耳,切不可太过深入。你们都是要考进士的,治国当以一个‘仁’字为先…”

关于鸡舌汤大家都说了很多,不过文章却没有人再提,毕竟这个题目实在是不好写,也写不出彩来“天道远,人道迩”,诸如因果轮回即便是苏洵父子三人作此文也觉得有些乏味,开始时的跃跃yu试到现在早就飞的无影无踪了。

苏辙对王景范所谈论的这些东西倒是很感兴趣,事后也多询问了两句,也就仅此而已了。不过令王景范没有想到的是,狄青在听了狄惠谈起这事的时候,倒是颇为感叹,见狄惠不解只是说道:“此番见解就是中书省的诸位相公也是没有的,此人若是步入仕途定是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不可收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