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投书行卷(2/3)

房。

王景范指着俞樾笑着说:“难不成我还要学明允公一般要投书欧修、富弼等人么?”

俞樾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行卷乃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欧修如此推崇先生所作《中庸章句新解》,如若不去拜访一下,终究是有些失礼的…”

白沙书院自己建了一个印书坊,不同于传统的印书坊需要费昂贵的费用来雇佣雕版师傅,只需向白沙村招募几个木匠刻木活字然后照文章排列即可。这木活字印刷是父亲教给他的,原本是想着若王景范科举考试不顺,以后也算有个能够支持生活的营生,现在王景范显然觉得自己用不着那这个来赢利养活自己了,毕竟手中的两农庄便足以支持现在书院的运转和自己的生活所需。

“先生此意…”

其实这木活字印刷也不算什么明,只是活灵活用而已,市面上早就现用泥活字来印刷的技术了,只是泥活字印刷来的东西糙不堪,更多的是用来印刷一些告示之类的单篇幅的东西。木活字只是在泥活字和雕版之间取了个折中,兼顾两者之利——比泥活字引来的东西更漂亮,而比雕版更便宜更快捷。

“用那木活字来印书确实是方便,不过印来的书却比不得雕版印刷的jing。先生,既然欧内翰帮了忙,先生还是需前往拜见一番致谢的,不如我去差人手抄一份《大学章句新解》的书稿?”俞樾问

苏洵投书行卷之事在《全宋词》中也是提到过的,而且所行卷之文都是苏洵父三人的得意之作,加之他们师法韩柳与欧修提倡古文的法不谋而合,这自然会得到欧修的推崇。王景范对苏洵行卷成功一也不到意外,如若不然也不会现在礼试上苏轼的文章被欧修当成弟曾巩所作被列为第二的事情了。

苏轼和苏辙开封府发解试过关之后,兄弟两人经过了这一次考试显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苏轼那活泛的xing也被压住了,一门心思的闭门苦读连王景范这里都很少来了。发解试要考诗赋,而礼试更是要考诗赋的,发解试的诗赋要求还比较宽松一些,而礼试乃至后面的殿试可就没有这么宽松了。作诗尚且还好,苏轼苏辙知自己于策论而弱于作赋,这段时间则是加练习,防止在礼试上现窘困的局面。

“现在可以将那《大学章句新解》拿去刊印了,这事就给书院的印书坊,他们不用雕版这么麻烦,几天便可以印完付书商发售了!”王景范也是心情大好,虽然他对欧修的评价不,但现在他可是一文不名,能够得到欧修的赞赏势必让他价倍增,就算和一些著名学者在一起也算是有了底气。



苏轼苏辙两兄弟在闭门苦读,而他们的父亲苏洵则带着文章开始行卷,尤其是朝中权贵和饱学之士,那欧修、韩琦、富弼正是投书行卷的对象。当年苏轼兄弟尚且幼年时期正逢庆历新政,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影响甚大,他们对范、韩、富、欧“四人杰”可是仰慕的很,现在范文正公已经驾鹤西归,剩下的三人恰巧都在京师开封,此等机会半是投书行卷,半是满足当年未曾一见的遗憾。

于文传和俞樾相互看了一,王景范对欧修非常熟悉,看样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不过这么云山雾罩的说了一通,也有些让他们迷糊了——去不去拜访欧修似乎关系到另外一件事。

王景范笑了笑,心中却别有一番计较说:“欧修前年除孝回到京师,三个月后皇帝便立刻对其委于重任,官拜翰林学士,去年又升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可见皇帝对待昔ri庆历旧臣还是颇为念旧的。今年欧修又是刚从契丹归来,又举荐梅尧臣、王安石、胡瑷、包拯、吕公著,听闻在其使契丹之前还举荐富弼为相,可见圣眷颇隆。”

当王景范听到欧修公开称赞自己之后,也是有些意外,不过随即便平复下来——能够位列唐宋八大家除了欧修自的才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动用行政手段直接预来革新文风,嘉佑贡举他辣手打击西昆大获成功,也让他成为一代文宗。只是王景范父内心中对欧修的评价都不怎么,如果狄青的事情他并不是最主要的推动者,而那篇赫赫有名的《朋党论》可是为后几十年的大宋政局了个鲜明的注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