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数字。在决定留下来的落第考生吸纳进入白沙书院任教之后,白沙书院距离一个正规书院也就差名师任教了。
至于名师任教这若是在大考之前对王景范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算慢慢积累若无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休想看到一个名满天下书院的雏形。不过王景范这次大考夺魁,外加三十多名进士的名声,这对书院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而王景范也相信有包拯和韩氏家族的人照拂,邀请如胡瑷这样的当世大儒讲学就不会像以前那么艰难了。
若说白沙书院还有什么让王景范有些遗憾的,那也是他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去外地赴任,无法亲自经营书院,再者便是报纸一事,委托于包拯代为问询,只是到现在包拯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信。这报纸一事王景范虽然觉得等自己在朝堂之上有一定权威的时候再行推行也不是问题,但想到父亲如此重视此事他心中也未免有些遗憾,不过好在白沙书院的学报因为胡瑷讲学的关系在京师开封的士子当中很有影响力,甚至有的书商要求多多加印以贩卖到其他各州,这也算是个安慰。
俞樾听到王景范对他们的安排后,心中更是感激——宋端能否出头那是需要很大的运气,而他和于文传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尤其是在王景范科场夺魁之后,看到状元郎如此风光,若说心中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今ri王景范再次重申了对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承诺,这对于俞樾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在王景范的教导下远比老先生在世之时要快得多,若白沙书院没有胡瑷那样的名儒坐镇,至少俞樾是决心要随王景范一同赴任的。
王景范正与宋端和俞樾在车上谈论之时,不知不觉也便到了自己的住处,正要走入门中的时候,他心有所感的看了看自己居住了快一年的宅院,心中暗自一叹便对旁边正在整理牛车的宋端说道:“耻夫,明ri也看看,能否租到一处比较大一些宅院,我可能会用来办亲事时使用…”
“先生,这是否有些铺张了些?”俞樾有些担心的问道。
王景范摆摆手说道:“虽有榜下捉婿的习俗,不过与韩氏家族联姻我也不想让别人嚼舌头,也就租上两三个月,到时我也就赴任了。”
宋端皱着眉头说道:“先生,这租个宅子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租什么样的宅子,而这租金也是…”
王景范笑着说道:“就照着宰辅的宅子来租,你到吴老那里去先支取三百贯用来先解决马匹和马车之类,到时候宅子选好了之后我就去看看,若是合适便租下。”
“先生,若是这样的宅子,恐怕每ri给钱不下两千钱,这未免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