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范不愿意入馆阁,就算要进馆阁也不希望这个阶段的时间不要太长,这点韩绛心中很清楚,王景范在蔡州的表现也让韩绛看到了就算他不走馆阁这条捷径也一样能够在权力之路走得飞快。不过王景范这样状元出身的官员一开始就很高,有的甚至都不会外放就直接进入馆阁,外放之后回京入馆阁也成了惯例,王景范就算不愿意也是无可奈何。
本来王景范已经无可奈何的接受了馆阁任职的命运,不过欧阳修一出,又让他从中看到了希望驳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一文除了帮助包拯摆脱骂名之外,更是笔锋一转将火烧到了中省。韩琦纵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受此无妄之灾要说没有气是不可能的,等事情过去让他缓过劲来,王景范这个声名鹊起的家伙必然要成为他的出气筒。这种事就算韩琦不会刻意为之,他手底下的人也会为了博得韩琦的好感而代办的。
“三伯也知道?”韩慕雪颇为惊讶。
“三伯自然应该知晓,就算先前不知道,为夫驳斥欧阳永叔的文章一出,三伯也该知晓为夫的心意了…”王景范笑着说道:“这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三伯就算心中有些不愿意,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当然若是三伯不出手相助,为夫也不可能外放到岭南去,说起来为夫有夫人这样的贤内助算是占了大便宜…”
王景范次面见韩绛之时虽是与其不欢而散,但韩绛也接受了“皇帝任命包拯执掌三司的决心”大体执掌高位之人对于朝廷顶尖高层决策的理解都是异于常人的,这不仅仅是他们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消息来源,更因为他们时常接触决策者,对于决策者的xing格把握更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与韩绛相比王景范自然是没有这个资格的,韩绛做梦也想不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人事任命的结果对于王景范而言并不是秘密,他也许无法知道决策的过程,但却知道最终的结果进行逆向推测,却也能够将事情还原个不离十,这个能力对于韩绛而言可谓是“惊恐”
韩绛对于王景范的“不听话”是有着很大的看法,却也不能不对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心底暗自赞叹。韩氏家族到了第三代在官场崭露头角,但却无一人能够与王景范的才能相比肩,韩绛固然看不惯王景范却也不得不为家族多想几条后路,所以才有韩慕雪带话“安心养病”之言,对此王景范是心知肚明。
“各取所需?!”
王景范笑着拍拍韩慕雪的道:“此事原本不过平常,若非欧阳永叔不忿生了私心如此逼迫,为夫也不会出手顺水推舟继续将水搅浑闹得中省不得安宁。这一下包大人可以更快的接任三司,欧阳永叔如愿以偿可以卸任开封府安心养病,为夫则是借着中的麻烦好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如何不是各取所需?!”
“欧阳大人高风亮节,风评甚佳,怎会生出私心弹劾包大人?!”韩慕雪惊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