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名字是听过啦,可是书就没读过了,尤其最近我几乎很少看书。”
“日先生为什么会想搬到加拿大去住呢?”
我看着他的脸问:“加贺,你不知
日
彦吗?”
“大概是太忙了。”
他到底要跟我谈些什么?要是我早早结束那无关要的会谈,早
去见他的话,或许他就不会死了。我心里也知
这么想于事无补,却忍不住不去懊悔。
一边聊着的同时,思及话题的主角日彦已经不在人世,我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
“上个月他们才刚登记结婚而已,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
“野野老师,您现在在哪个学校教书?”车
刚驶离不久,加贺老师就问起我的近况。不,再叫加贺老师就太奇怪了,我们就称他为加贺刑警好了。
“我们到车里再谈好了,我送你一程…虽然说在警车上没什么气氛。”说完,他帮我打开后车门,同时,刚刚那名制服警察也坐上了驾驶座。
加贺老师曾经在我执过教鞭的那所中学担任社会科教师。就像许多刚毕业就投教职的老师一样,他也是充备
劲和
情。再加上他又是剑
方面的专才,领导剑
社时展现的英姿,更让人对他的
诚印象
刻。
于是我告诉他一本叫《萤火虫》的书,是我很久以前读的,内容不太记得了,不过里面有关于谋杀的描写,肯定错不了。
我跟他解释,我和日是从小到大的朋友,因为他的关系,我才找到现在的工作。加贺刑警好像懂了,一边
一边听着我说。没想到迫田警
什么都没告诉他,这
倒教我有些诧异,这番话我刚刚已经跟警
说过了。
“这样啊?那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呢。”加贺刑警很钦佩地说。或许是想起自己之前的事吧?当然,二十几岁转行和面临四十岁才换工作的景况相比,可谓天差地别,这
他应该也能
会。
“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书名以参考?”
“不,是我自己太懒,我也在想一个月应该读两、三本书的。”他搔搔。一个月至少要读两、三本书——这是我当国文老师时,经常挂在嘴边的
禅。我不确定加贺是否因为记得这个,所以才特意讲
来。
“啊,难怪。”他了
“所以你才会认识日
彦先生对吧?”
“咦?”“还有小左野哲司、相中肇?”
“唔,说来有丢脸,我现在在写给儿童看的小说。”
“我听说因为亲人被影为小说的主角,有一位藤尾小
跑来抗议…”加贺说“除此之外,日
先生有没有卷
其他风波?不
是和小说或是他私生活有关的都可以。”
“有没有我可以读的东西?”加贺刑警问“譬如推理小说之类的?”
加贺刑警看来好像颇为惊讶:“是这样吗?那你现在在什么?”
于是我大略地介绍日这个人,说他大概是十年前
的,在这中间还得过某某文学奖,是现今少数几位畅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十分多样化,从纯文学到仅供娱乐的小品都有。
“嗯,我一时也想不来。”这么回答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件事——我正在接受侦讯。惊觉于此,连在前方握着方向盘,始终不发一语的警察都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好像有很多原因,不过他大概是觉得有累了。好几年前他就曾经讲过要到国外修养一番,而温哥华似乎是理惠相中的地方。”
这样的人只了两年就舍弃了教职,归咎起来有诸多原因。不过就我这个旁观者来看,他本
可是一
责任都没有。不过,真的可以这样说吗?每个人都有适合与不适合
的事。教师这份工作对加贺而言到底合不合适,真的有待商榷。当然,这样的结果也跟当时的
密切相关。
“不,第一任老婆因为车祸去世,已经五年了。”
“是这样啊?他和前任老婆离婚了?”
我摇了摇:“我最后任教的地方是本地的第三国中,不过今年三月已经离职了。”
“也可以这么说啦,不过我那时一年才写两篇三十页左右的短篇而已。我一直在想,有朝一日要成为真正的作家,于是心一横就把学校的工作辞了。”
“不,情况有不一样。”
了。”
“这样啊。”
“这类作品是比较少,不过还是有的。”我答。
“日彦写的是什么样的小说啊?”
“对了,”加贺刑警打开了记事本“你知西崎菜
这个名字吗?”
“这么说来,你之前是一边当老师,一边写小说啰?”
“你刚刚说的理惠是他的太太吧?看起来好年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