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章以本帅看来(2/2)

待双方对垒到第三个月时,秦国朝堂上,以杜为首的军方派系已不满于他的保守,提了一个新的计划,要求从北疆召回大将王翦,以边兵攻赵国代郡,又以东三郡的郡兵南下攻击楚国重镇上蔡,试图开辟两个新战场,以打破伊洛战场的僵持态势,却不料合纵军竟早有准备,最令人忌惮的赵将李牧竟同样从北疆南下,正好在代郡截下王翦。

不败军神白起。

而楚将李园更是抢前一步帅大军逆江而上,竟于猝不及防间突破了栈,攻蜀郡,反得秦国阵脚大,杜本人亦是面目无光,急忙带着东三郡的郡兵由汉中蜀增援,再也不提反攻楚国之事。

只可惜东方诸国亦是迅速作反应,竟以齐相仲孙玄华为帅,拼凑了近四十万大军合力援魏,迫的他不得不主动从大梁撤走,退至这天下枢纽的伊洛平原,借助黄河天险之利,方稳住阵脚,与诸国联军陷对峙。

而与东方联军长期对峙下去,在他后,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他的七八名将领,如桓奇、安谷奚、杨端和、白充等,均是素有威名的军中骄,安谷奚更是常年镇守函谷关的大将,若非鹿公徐先等人知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断断不容有失,绝不会压下私怨,将这些秦人中的名将菁华派给他这个曾经的“齐人”调遣。

这一刻,蒙骜心中的兴奋与激动,实是难以言喻。再度纵览了合纵联军的军营布局,蒙骜不由扬起来,环视左右,角飘一丝自信的笑意,以带的语气对诸将:“韩竭曲,原是仲孙玄华最为重视的亲军,去年刚刚北伐灭燕,他将其从燕地远远调来,其中实是大有情弊,以本帅看来,我军取胜,当在旬日之内。”

而以此名动咸,现下娶了宗室之女赢盈,乃是储君嬴政最为赏识的将领,获封为都骑统领,见前途不可限量。

而把握住未来攻的时机。昭王十四年,白起正是在此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以此功受封为国尉,而开启了一生的传奇经历,见自己即将超越这位“大秦军神”的脚步,再度在伊阙之地击破四十万合纵联军,留下更胜于他的武名。

但其中他最看好者,却是策骑分立于他后左右的两名青年将领,前者乃是卫人中邪,于剑术箭法之均是擅长,曾当众击败骁将王翦,更一箭落双雕。

只是他经验丰富,知此时正是双方主将比拼耐心的关键时刻,合纵军虽兵多将广,但终究是由五国联合而成,其中齐赵、韩魏、楚各有不同的利益索求,远不如秦人的同心一致,若是时日较短便罢,一旦时间长久,则必会生内隙,双方可谓各有利弊,先捺不住者便会破绽,不免被敌所乘,重蹈赵国在长平的覆辙,故而他虽是心中不安,对外却仍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忍,等待着对方先破绽来。

所幸此刻主持秦政的秦相吕不韦乃是他的恩主,对他极为赏识支持,不但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为他挡住了一切异议指责,更源源不断的从后方为他提供援军粮秣,方使他得以保有足够的兵力军需。

所幸就在昨日,他经多方确认,得知齐国大将韩竭已率五万援军赶到伊阙战场,见终于等到了苦待多时的战机,秦军的胜势即将奠定,他不由心中大喜,当即一边广派侦骑,确定合纵军的情报消息,一边亲帅诸将来到伊阙山上,俯瞰双方的布阵情况,以求看破其中的端倪。

至于后者,他回看了那人一,却是不由暗中惋惜,此人虽是文武全才,毫不亚于中邪,只可惜人品却实是让人鄙夷,虽是秦良久,却不曾立下丝毫战功。

两军就这般对峙了年余,三十余万合纵军,以及三十万秦军的粮秣消耗,对双方后勤的压力均是极大,见已是再度陷当初在长平之时,双方对耗国力的局面,只是此次与秦国对拼国力的却是东方诸国,国土人均远大于秦,纵使蜀地富庶,关中的郑国渠工程也即将完成,吕不韦更是一代人杰,绝不提自己的难,始终不曾促他主动击,蒙骜仍是到肩上的压力极大,不免顾虑起己方还能持多久。

而是凭吕不韦的婿份以及太后朱姬的支持而获得大将军之位,因此虽亦是少年新贵,但在王室与军方中,却都极不受待见。他统帅这一大将,在此与诸国联军已是对峙有年,初时,他极为忌惮仲孙玄华的谋略,日日如履薄冰,生怕对方搞什么狠的奇计来,却不料对方仅象征的猛攻了不到半月,便一转作风,变得极为保守,不但不再主攻,就连他多次的试探诱敌,对方都毫无回应,更没有其他的动作意图,只让他颇摸不着脑,甚至有一对方是刻意想将战事拖僵局的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