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一个眼光开阔(2/2)

人家的基在东海岸,怎么可能有直系族人来西海岸嘛,再说了,李这个姓也是爷爷来了西海岸后改的。

最终公司把这笔钱给了他的同事,而之后的好几个月,米尔肯还在念念叨叨,说同事不该得到这笔钱,那么这笔有多少呢?12500元而已。所以,想要和这么一个钱如命,却又暂时没发替代的角,是件麻烦的事情。

“总要决定,爷爷。”李旭这么说了句。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句话被他吞回了肚,这情况下有那么一句话已经足够,爷爷又不是傻瓜,自然会有自己的考量,有时候多一句不如少一句。

B级以下的债券,都属于这个范畴,违约率很,贸贸然买的话很容易造成损失。

很多是不是?可你知他给了自己多少年终奖吗?5。5亿元!没错,80年代中期的5。5亿元。

“那就找他们那一伙的人接班,反正我要求的是,一个光开阔,愿意取的领导者。”爷爷当即转过来说

换句话说,他并不在乎赚了多少钱,他只在乎这些钱是不是自己的。有两个例李旭记得最清楚,在1986年的时候,米尔肯的德崇证券赚了大钱,米尔肯给一个手下的易员1000万元的年终奖。

又或者罗伯特·德华·李?甚至亨利·李?哈哈,怎么可能嘛!那个李家可是弗吉尼亚的豪族,过《独立宣言》签署人,独立战争骑兵师师长,司法长等一系列大人

所以呢,再上面写的是…特么的约翰·杰克·尔庞特·!这个的上面自然是约翰·尔庞特·了。我了个大草!这是李旭在清楚那两个名字的意思后的第一反应。***

他忽然站了起来,走到墙,呼的一下拉开了帘布,上面挂着一幅型的画布,那是标注着家族树的画布。“不代表我们不到!”面对着家族树,爷爷掷地有声的说

“无礼六人帮”就是这样一个群,以罗伯特·鲍德温为首的六个,相对那些老人来说比较的年轻的合伙人,在70年代初攫取了士丹利的权力,对臃迟缓的企业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果不是您的伟大理想,也不一定会接受,他同时腹诽了一句。“再说了,现在父亲才是士丹利的合伙人,”李旭随即又“当初‘无礼六人帮’夺权的时候,父亲是支持他们的。”

从74年开始摸索,到76年成功获取利,再从77年开始全力击,短短几年他就赚了大钱,成为华尔街首屈一指的债券承销商。

上面则是他今生父亲的名字,德华·尔庞特·李,以及他那位英年早逝的伯父,富兰克林·斯宾·李。再上面就是他爷爷了,安德鲁·查尔斯·李,至于爷爷的上面…你以为会看到乔治·华盛顿·李?

但46年生的迈克尔·米尔肯却从中发现了商机,一些大公司因为要保护小投资者而不能破产,信用虽低,价值却很,在提供了于A级债券的利息收益后,包装一下完全可以推销去。

然后,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事争论一笔市场费用,争论了想当长的时间,那个客是同事开发的,但是客是米尔肯的关系才有这个业务的,于是他持这笔费用属于自己。

米尔肯在这方面有着极其烈的直觉,总能轻易的从一堆垃圾债券中找最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到了80年代初,他基本垄断了国垃圾债券。

于是他一边收集这些有价值的垃圾债券,一边将其推销给各个基金、投资人,从中赚取利,并用这个推动“杠杆收购”模型,促使企业并购。

任何地方都少不了权力斗争,士丹利也是如此,让曾经叱咤风云的人开始老去变得保守,年轻人就该登上舞台了。

“罗伯特·鲍德温的确不适合再执掌士丹利了,”爷爷终于睁开了睛“你是对的,庞,士丹利需要一个充满取的负责人,士丹利需要扩展国际业务,合并失败了,但我们可以作的空间更大,那群蠢货不到…”

到87年狱之前,米尔肯至少从垃圾债券中赚了数十亿元的利,被无数华尔街的同行拜,还有人将他和相提并论。当然,天才人总有怪癖,而米尔肯的怪癖就是,对赚钱这件事痴迷到一…超凡的境界。

“要让鲍德温下台可不是见容易的事情,爷爷,”李旭这时开“而且士丹利那些老人,也不一定会看得起垃圾债券的利,他们总是将企业文化挂在嘴边,对任何改革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破坏这文化。他们不像您,知取舍和与时俱,他们已经落伍了。”

同样看着那画布,李旭无声的叹了气,家族树最下面自然是他今生的名字了,德华·尔庞特·李二世,以及他那位堂的名字,埃莉诺·易丝·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