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明这时又问。随着他这句话,在座的first唱片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张皓轩,显而易见,这才是接风宴的戏。
校园民谣最妙的,最
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在校园里呆过,都曾挥洒过青
追逐过梦想,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对方哈哈大笑。明哥?你好想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吧?李旭很无语的在心里哼,但表面上依然带着微笑:“那我就不客气了,明哥。”
只要是有些准的音乐人,都可以看
他的创作实力,加上唱功又好…比起罗大右那破锣嗓
,李旭那被优化过的唱功,
了不止一筹。
“说实话,《童年》和《光的故事》真是好歌,之前在电台里打歌的时候,就没有停过,”旁边有人这么说
,是First那边过来作陪的,差不多四十岁左右,是他们的制作人。
“早就想和阿轩见一面,想看看能写那么多好歌的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样
。”他边敬酒边说
。
“这有什么,”当即又有人接腔“刘家昌也没在西楼上看过月亮。”不过这个笑话并不好笑,刘家昌在68年写给琼瑶电影《月满西楼》的成名作,和《童年》、《光
的故事》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写的是意境,后者写的是生活,这么凑在一起,完全是
不对
嘴,所以现场有些冷场。
不过呢,李旭事从来都要主导权的,香港那边的华纳、百代分公司都跟他接
过,想要收购风华唱片,将他挖过去,但他一直没松
。跟first合作的话,渠
上面肯定不如海山他们,但自由度肯定要大得多。
大饭店,李旭带着自己的秘书助理在间里休息了一个下午,晚上时分,这边合作公司First唱片的老板许崇明亲自
面
东招待他。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在台湾上电台节目和香港没有太大的区别,哪怕是国营的台北广播电台。李旭在节目上大谈特谈《童年》的创作思路,并称赞台北的风光丽,和民谣、校园民谣的动听。
“我喜摇
,但也喜
其他类型的歌曲,我听过很多歌曲,古典的
行的,这些都是我的灵
来源。
从《真的你》台湾版…也就是加了《童年》和《光
的故事》的版本…发行之后,台湾这边的各大唱片公司都纷纷开始对他伸
了橄榄枝。
“不敢当,许先生谬赞了,”李旭一副受
若惊的模样,举起酒杯应
“我也只是两只
睛一张嘴,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哎呀,我都说了,叫我明哥就好了。”
谁都知能作能唱的歌手有多么难得,所以在那之后,台湾这边海山、丽歌、歌林三大唱片公司纷纷透过自己的渠
向香港的风华询问“张皓轩”有没有发行国语专辑的兴趣。
他坐在播音室里如此侃侃而谈。之后,李旭又清唱了两年前齐豫发行的那首《乡间小路》,和刘文正今年才发行的那首《外婆的澎湖湾》,一度让收听率达到35%,外面的负责人兴得合不拢嘴。
“一时有而发,就有了这两首歌,”李旭微笑着回应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情到了,灵
也就到了。不过我就读的学校没有池塘,这个是完全想象
来的。”
“过奖了,明哥。”李旭谦虚的模样。“不过,阿轩啊,你有没有考虑过再多创作一些国语歌?或者发行一张国语专辑?”
“青霞,你绝对不会想到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坐在椅
上,透过拉开一条小
的窗帘,看着外面夜景的李旭,拿着电话如此说
。
据台湾政府的规定,岛外的唱片公司是没法直接在岛内发行的,必须通过本地的唱片,张皓轩那张《真的
你》就是first唱片负责发行的。
于是李旭转移了话题:“明哥,虽说上电台节目是明天的事情,但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注意的?你知,我是首次来台北。”
***当然,也不能上就答应first唱片,待价而沽是任何一个商人都应该会
的事情。所以任凭许崇明怎么耍嘴
,李旭也只是在最后表示,如果自己要发行国语专辑,一定优先考虑他们。
“没事没事,我们已经沟通好了,你放心,”许崇明摆着手“就是谈谈《童年》和《光的故事》的创作历程,通过电台和你的歌迷们互动下…你不知
,就因为你那张《真的
你》专辑,不少人现在都改听粤语歌曲。”
这么一张大分是粤语歌曲的专辑,都在台湾卖到了三白金的成绩,同质量的国语专辑能卖多少?first唱片规模不大,也就跟风华唱片一个
量,没法和那些大唱片公司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