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7章除此之外(2/2)

万一被夫人知了,想想就很烦人。于谦带了七八个颇有武艺的随从穿了普通人的衣服,便乘坐行。

于谦踱了两步,只能解释一番,不然难消董氏的心结“那妇人是个细作,我们要她混贼首张宁的边,为了大事只是利用她罢了。我还能与那等妇人有什么关系?你…唉!”

他不禁自嘲心:一个弱女在驻扎有大军的城里能什么事?我还能如徐光绉那般把军机大事对一个歌?与顾寒相识多年,她还真不是那样的人,她也不是对朋友一刀的人。

见识过陆佥事那些勾当之后,他的防范心也多了些,靠近约定地方之后又叫随从蹲守在附近观察了一番,却并无异样之

众人应:“是!”他们刚走上楼梯,唱腔忽然戛然而止,一个小娘轻轻拉开竹门,说:“大人请。”

寒投他,借此摆脱女的境是情理之中。并且于谦认为她更多的是因为和张宁在戏曲上的一相互理解,内行的人便能懂得顾寒唱曲和舞蹈到了一定境界。

她在常德,如今常德已非张宁势力范围,定然有些危险,联系上一个现在有权势的旧自保,也是可以理解的。

却不见顾寒的人,只见那台上挂着一幅画布,画布上只绣了两朵小黄,除此之外空白一片。里面却有个婀娜的人影。一个似黄莺般好听的声音地说:“方才妾只是练习,这就为于大人真唱一曲。”

于谦神情自若地跨门槛,只见里面是有乐工的。五六个年轻男女正拿着乐跪坐在墙边,除此之外,就只见到为他开门的丫鬟和正面台边上站着一个带着纸面的女

那小楼的梯在外面,上面一目了然几乎就只有一整间屋,其作用肯定不是用来居住的,多半是此间主人兴致来了的时候约好友诗作对消磨闲情的地方。

一唱一叹之中,就把这秋的景唱成了。于谦仿佛看见了那桃树枝绽开了,即将在光明媚中慵懒绽放。不枉此行。最可惜没有竹丝弦的乐,不然会更好。单听声音也不能赏其妙,于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要登楼一观了。当她唱到“恰便是似人心向好牵”时,于谦已经走在了竹制的楼梯上。

如果顾寒的人品有问题,于谦又如何能与她有那么久的情?沅岸,小小的垂柳、桃李林中有一栋竹制的小楼,建得颇有湖广少民的建筑风格,城里这么一个地方定然是十分有钱的官宦或商贾建造的。

当初张宁为《牡丹亭》作词,江南大才苏良臣作曲,顾唱,也是轰动过一时的,连朝中杨少保也对此曲有过很的评价。所以顾寒投了张宁完全是很正常的事。顾寒本来就是个抛面的风尘女,四也没什么不对。

“那我错怪夫君了好么?”董氏委屈,片刻后她又小心问“真不是那个什么顾寒的丫之类的?”于谦:“我还有些公务要回中军,晚饭就不用为我准备了。”

我是那样胡闹的人吗?刚觉得自己毫无杂念,就有随从上来,递了一封信说:“有个女的此前在官署外想拜见抚台,小人本会通报,但那会儿抚台确实门去了。那女的便留下了这封信,叫小人转给抚台,请过目。”

敬送、于侍郎。于谦只看了五个字,就立刻认了笔迹是顾寒的。心下便有些动,把方才认为自己心无杂念的想法抛诸脑后。顾寒确在常德,而且之前就投了张宁,这些于谦都是知的。她本就是建文余孽的后人,所以才会被送到旧院卖笑。而张宁是建文之

以于谦的理解,张宁恰恰也是个文人,虽只考中过举人功名,但当初在南直隶豪言必中解元的自信不全是狂妄。作圣贤文章真有才华的文人,在诗词歌赋上也不会太差,而且会对风雪月琴棋书画自有钟情。

一个壮的大汉吩咐:“你、你,你们三个跟抚台上去。李三,你们去后面。其他人留在这里。别他娘的被个娘们唱走神了,盯情况!”

“夫君…”于谦回到原参议里,心情甚为不好。夫人真是麻烦之极,她也不想想:我于谦要是为了个青楼女休妻,或是为了攀附杨少保休妻另娶,士林会怎么看我?

寒留下的信中约了个地方,邀他见面。见与不见?以于谦现在的背景,倒也不担心被牵连,用他和一个女见个面的小事就能扳倒他?那也太简单了。念及往日的友谊,于谦很想见她一面。只不过这事儿得偷偷摸摸的,于某人平生光明磊落,却也免不得有这时候…

一行人随车沿路缓行到楼前,回首就能看到沅上的波光和河中的小船。楼上传来了一阵清唱“最撩人、是今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