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至于拱手让鄱
湖西岸所有地方被动防守。这也是他亲自来走一趟的缘故,不然此时是没有心情来看什么盛名青白瓷的。
此地山秀丽却不利大军行动,地形更是东北
、西面低,面向东面威胁拒敌十分不利,背靠平原面朝山,直接被俯冲的局面。
而且景德镇的城池工事显然没过多考虑军事用途,内陆腹地常年太平,手工业商贸发达,只是一个经济富庶的地方。同行的武将卫斌果然就忍不住说:“这地方没啥好瞧的,既然来了去看看当地的青白瓷长长见识罢。”
同行的多是武将,自然多看不其中玄妙,只是随
附和了一番。于谦等人刚从鄱
湖西南的都昌县过来的,因北方官军向南直隶池州、徽州等地增兵,毗邻南直隶地界的鄱
湖西岸平原就成了前哨,都昌无疑在此时变成了军事重镇。
张宁让徐文君将捷报送到中给白凤
亲自过目,便将此事丢下了。真正叫人们挂心的,不是苗疆而是江西。***
队在昌江岸的城门
停下来,一行人牵着
了城。景德镇在大明朝早就是县城级别,有城池城楼。不过城里却依旧风景秀丽。四
可见青瓦白墙的院
,在青山绿
下如同一幅
丽的风景画。
苗王及一些有见识的人知
是火药爆炸,但此时也将计就计,反正能唬住百姓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武昌真的送来了册封苗王的诏书金册,下诏白家袭苗王世袭罔替。
一众山民目瞪呆,许多人纷纷跪拜使劲磕
。李闻达
完这事,又叫苗王在山上修一个庙
,把黄帝的像供奉在里面,方能镇住恶神一万年云云。
然后让苗王招来远近的山民,每日叫苗人在人群中宣扬。他们说石里的
石人是恶神,不
好事只会带来灾难,唯有让
士作法请来凌霄殿的大神将恶神封住,世人才能免灾。
如此过了七八天,李闻达便宣称要施大法了。一群士敲着锣鼓将
教的经书都唱了一遍,搞了半天,然后一个老
当众发疯起舞,人
是天神附
了。
于谦以为善,遂同意随行的人去找饭馆吃饭。一行人来到一家馆前面,侍卫去拴
,大伙便一同走
去了。
于谦不置可否。他当然明白此地易取不易守,来之前就了解过了。不过景德镇除了产青白瓷,同样是鱼米之乡,军费粮草一样不缺。若是在这里有一兵力,则可以与鄱
湖都昌县形成掎角之势,有积极防御守中藏攻的气势。
又有一个武将嘀咕:“跑了半天的
,日
已在
领,肚
饿得慌,瓷
又不能吃看它作甚,我看不如先找个饭馆,咱们自掏腰包吃饱再说。”
于谦几次到都昌巡视,这回又继续东行,一路到景德镇来了。到实地一看,于谦发现景德镇确实不是什么军事要地。
队中一人正是江西巡抚于谦,不过他没穿
官府,一
青袍方巾如同游历天下的士大夫一般。此情此景,于谦顿时有些
叹:“若是他日有幸卸去乌纱归隐,此地真是上好的地方。”
江西景德镇是驰名远近的瓷名地,此时却显得特别宁静。都昌县方向的驿
上
蹄蹋起的风尘与动静就显得有些引人注目,因为一般百姓是很少骑
的,往来驿
的信差也多只三两人,像这么一整队
匹着实少见。
只见那老那木剑往
一指,
中念念有词。众人正瞧得稀奇,突然听得“轰”地一声震耳
聋的
响,顿时地动山摇,硝烟中土石
飞,石
就在烟雾腾腾中塌掉了。
于是李闻达与众将一面在山寨中放开大喝苗王送的米酒,一面叫士每天作法,同时下令士卒在石
下面的地里悄悄埋下火药。
确有一些地方叛的原因是边将和官吏勾结倒行逆施,
边民造反,然后边将
兵平
,劳民伤财后功成名就,正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此番大捷在武昌倒并没有太大的反响,只是朝臣们到内阁碰面时说了几句贺词罢了。
逃山林,但这时苗王的人
赶到,分散
山游击,叛军一战就被打破了胆。李闻达顺利
腊尔山,军队就驻扎在石人
山上的各
山寨中,这些房屋是石人教搭建的,此时已四散逃走。
店家笑脸来迎,同样穿布袍的将领便问有什么好吃的菜,那店家指着墙上:“敝店的辣是当地名菜,小的听各位客官的
音不是本地人,要是吃得辣可以尝一尝。”
军中除了将士,还有一群士,每日
打打甚是
闹。李闻达到腊尔山后除了与苗王见面,首先忙着修石碑,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刻在上面再说。
李闻达受建文皇帝封武略将军,一战成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指挥使直接变成了名将一般的人。此事后周梦雄与宾客饮酒阔论时,兴起说了一席话,言山区边地常发战事,其中缘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