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寄情千里光(3/7)

。我去国子监找他多回了,还留了名条给他,但到现在都还不见他人影。我听说阿倍仲麻吕被派到洛阳当官去了,没办法回来看看老友,还可以原谅;可恭彦我就真的不知道他在忙什么了,我在想,说不定,他根本也没有很想念我…”

娇!真的很娇啊!

刘次君再次察觉到吕祝晶脸上细腻的表情变化,是很女孩气的那种。

提到恭彦,他顺口告诉祝晶:“你知道他吐了血吗?”

“吐血?恭彦?”祝晶诧异地问。刘次君点头道:“一年多前,康氏商队回到长安,提到你还在拂菻时,一听说你心情郁闷,情况不佳,他突然就吐血了,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好像突然病了一般,看不出他身体竟然那么虚…好在后来情况有转好…耶,祝晶小弟,你去哪…”

不待刘次君将话说完,祝晶已转身往务本坊的方向跑去;因此他没有听见恭彦早已无大碍。那次的吐血事件,像是中了咒,只是偶发的状况,后来并没有再次发生。

刘次君乘马跟上,心想,有些事情是会改变的,比方说人的相貌…

可也有一些事情是不会变的,比方说,吕祝晶对井上恭彦那份始终真诚的心意。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送祝晶去国子监的路上,刘次君一直在想,倘若井上恭彦见到了十九岁的吕祝晶,他会猜地…是男是女?

可惜他有职务在身,送祝晶到务本坊后,便离开值勤去了,没有办法看见后续的发展。

原来恭彦已经接连好几日不曾回到国子监的学院。

连吉备真备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难怪即使留字条给他,也不见他半点回音。直到遇见了与恭彦同窗多年的崔元善,才说出他可能是在平康坊的北里。

“北里?”祝晶错愕地看着年长他许多岁的崔元善。

崔元善入学将届九年,是本国学生在国子监中,最后的修业年限了。

明年科举再不及第,就要被迫离开国学;而一旦不再拥有监生的身分,未来想要金榜题名就有点困难了,必须同一般老百姓一样,从乡试一步步往上爬,那是多么耗费心力与时间的事啊。因此长安、洛阳两监的学籍,向来都是十分抢手的。

是以,他其实颇乐于知道,深受赵玄默助教青睐的井上恭彦竟也没有努力读书,甚至还流连平康坊,鲜少回到学院。看来他总算也堕落了。

“呵呵,是啊,看来他也难免受到习气所染,懂得寻欢作乐了吧。”

讲完他所知道的讯息后,崔元善忍不住多看了吕祝晶几眼。一时间没有认出吕祝晶就是当年经常来访井上恭彦的那个孩子,只觉得这秀气的少年有些面善。

祝晶没有响应崔元善的调侃,匆匆告辞后,随即转往邻近的平康坊。

平康坊不全是风月之地,过去他也到过坊内,但是对于坊中被规画出来作为教坊副署的北里,却从不曾涉足。一来是因为当时年纪还小,一来是因为爹不准他靠近这些地方。可现在,他却听到井上恭彦不但流连北里,还连夜不归!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当下便往北里闯去。

北里的作息与一般城内人完全颠倒。

长安城居民夜伏昼出。因为夜禁的缘故,除了贵族高官以外,寻常百姓很少在入夜后从事活动。尽管夜禁之时,坊内的活动仍是被允许的,只要不出坊门即可,但老百姓仍然养成了早早入睡、早早起床的生活习惯。

然而平康坊内,如北里这样的风月之地,却是在入夜后才开始热闹。

也是由于严格的夜禁,来此寻欢的达官贵人往往会在黄昏前进入坊内,度过一夜通宵达旦的欢乐后,在侵晓时,晨鼓初发,才三三两两、带着醉意离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