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6辅导太子(1/10)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6、辅导太子

汤斌是闰年四月十九到京的,车子进了彰义门,照例先行到gong门请安,递上折子;然后回到预先派人租下的住宅——极小极简陋,草草安顿,立即草拟奏折,准备举荐他在夏峰的同门,zuo过大名dao副使、丁忧回籍的耿介,一起来担负辅导太子的重任。

刚刚拿起笔,忽然有数骑快ma到门,求见汤斌:是一名御前侍卫,传旨即召汤斌进gong。

“皇上是听九卿奏事的时候提起,说是看见汤大人在gong门请安,”那御前侍卫说:“皇上急于想见,吩咐即刻宣召;已经赐了‘紫禁城骑ma’,请汤大人ma上就走吧!”

于是汤斌又向北磕tou谢了恩,匆匆chu门;御前侍卫带了一匹御厩的好ma来,骑上就走,进gong直到景运门前下ma,引入乾清gong西暖阁,皇帝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行礼以后,皇帝吩咐起立回话,他向汤斌这样致wei:“你在江苏,能够洁shen自励,统率僚属,实心任事,这些情形,我都知dao。天下官员,有才的不少;cao2守谨慎的,未能多见。你以前陛辞的时候,曾经向我说过:‘平日不敢自欺’这句话你说过zuo到。我很高兴,所以特地ba擢你当礼bu尚书,你以后要格外自勉。”

“是!”汤斌答dao“臣学识庸陋,蒙皇上简任江苏巡抚,奉职无状,时虞陨越;今蒙皇上,不次ba擢,不敢不尽心力,勉图报称。”

“江苏的情形怎么样?”

“苏州、松江两府,去年丰收;西淮、扬州水灾,蒙圣恩减免因赋,赈恤百姓,万民huan呼,gan恩不止。不过徐州一带,地最荒瘠,今chun民困,比较严重。”

“你一路来,所见到的情形呢?”

于是汤斌据实奏陈,提到安徽凤yang、蒙城一带,饥民遍地,谋用无策;皇帝恻然不huan,连连摇tou。

“江苏的风俗,可有什么改革?”

“臣前年陛辞时,蒙皇上面谕,苏州风俗奢侈浮华,饬臣到任后,当以移风易俗为先。圣驾南巡时,面谕臣民,敦本尚实,反璞还淳,万民百姓,无不gan动。臣仰ti圣意,朝夕告诫,风俗已渐渐改观。”汤斌又说:“苏松一带的yin词,臣已分别拆毁,百姓亦无惊扰;但神gun兴风作狼,无时或已,臣怕离任以后,故态复萌,已特上奏疏,请旨颁谕,臣伏乞皇上,准如所请。”

“这是对的,当然要准。”皇帝又问:“江南的吏治如何?”

“江南吏治自于成龙、余国柱以后,有司颇知守法;臣遵奉功令,多方劝诫,吏治渐归醇谨。”

“你那里有好官没有?”

“有!”汤斌答dao:“松江知府鲁超,才ju甚优。”

“祖进朝呢?”

“祖进朝是很朴实的人,cao2守亦很好。”

“王新命怎么样?”

“王新命对政务甚为熟练,与地方甚为安静。”

“王新命的cao2守,能像于成龙那样吗?”

这是指老于成龙,是王新命的前任——江南总督。老于成龙的cao2守,只有汤斌自己与陆陇其可比;王新命当然不及。汤斌无意伤害王新命,但亦绝不愿说假话,尤其是在皇帝面前,因此略有一踌躇,考虑措词。

“似于成龙的廉洁,世间原不多见。亦难以于成龙的作为来律人。”汤斌很婉转地答dao:“但能与地方相安,也很不错了。”

皇帝最通达人情,觉得汤斌这两句话,既未隐瞒真相,却又存着恕dao,所以点点tou,不再多问王新命的情形;问到已放为直隶巡抚的小于成龙。

“如今的直抚于成龙,你看他如何?”

“成龙曾为江宁知府,臣因同事,颇知其人,清而不刻,且有才略、有担当,皇上用他zuo巡抚;天下无不心服皇上知人之明。”

这番陈奏,皇帝入耳相当高兴“对了!”他嘉许地说“你说的‘清而不刻’这句话很好,zuo清官原要发自本xing,有意要博清官的名声,zuochu许多矫rou造作的事来,就有liu弊了。至于有才ju、有担当,自是好事,但如cao2守不谨,恃才多事,反为百姓之累。”

“是!”汤斌答dao:“臣仰ti圣意,务必与民休息;告诫bu属,亦总以不用事,安静为言。”

“苏州的乡绅呢?”皇帝问dao:“我往日常听说,吴中的乡绅,最喜huan多事,近来如何?”

“近来皆能仰ti圣意,安分守己。如大学士宋德宜,居乡最善。”

“宋德宜的为人,我是知dao的。”

“此外如汪琬在尧峰山中养病,不与外事。其余亦都很谨慎,臣在任一年有余,不见乡绅以私事干渎。”

“那也因为你刚正的缘故,如果你自己跟乡绅私下有什么不能与外人dao的往来,他们就放不过你了。”皇帝又问:“有博学好古的人没有?”

“吴中素重文学,隐居著述者,亦颇有人。但cao2行如何,臣未shen知,不妄举。”

“嗯,嗯!”皇帝略停一下,问到最关心的一件事“下河开海口的事,照你看,究竟应该怎么样?”

提到此事,汤斌不能不据实陈奏:“皇上命尚书萨穆哈、学士穆成格等,会同漕运总督徐旭龄及臣询问下海民情。臣奉旨后,不敢疏忽,与萨穆哈等,遍历海口各州县,访问地方士绅耆老。起初人多口杂,言语不能归一,而且各州的水dao海口,shen浅宽狭亦不相同。综结地方民情,大致以开海口积水可xie,但工银太少,今年荒歉,恐不足用。只是高邮、兴化的百姓,听说筑堤开河,要毁了墓庐房舍,都说不便。当时bu臣公议,以筑堤取土艰难,工必不成,且毁人墓庐,亦非皇上轸念民用的本意,至于开海口,工程浩大,需费甚ju,且恐不能奏效,不如暂停为便。臣与徐旭龄商议,以目下遍地皆水,工力难施,暂停亦未为不可。因此,共同列衔ju奏。不过,臣别有建议。”

听得这话,皇帝觉得与萨穆哈所说不符,便传谕宣召,有所诰责。

这等于对质;汤斌侃侃直言,gen据当时经过,无所隐讳,他说:“开海口一事,是皇上南巡,亲见民间房屋,淹没水中,疒同囗在抱,因命大臣相视海口,简选贤能,开海xie水,此真是尧舜之心。所以,当时议定暂停则可,如果竟因此作为罢论,有负圣意,臣实不敢苟同。而且,上游之水,滔滔而来,下游无一chu路,不但民间田地,永无干涸的日子;而且怕整个城池,都会淹没。像去年兴化城内,水shen数尺,万一在三、两年当中,再遇水灾,一城汪洋,臣等岂得倭诸lou雨成灾,地势太低,无能为力而逃罪?”

“这足见你肯负责,不负我的委任。”皇帝问dao“那么,开海口一事,你的意见到底怎么样呢?”

汤斌从容答奏:“淮扬得天下泽国。如果说开了海口,大水就可以完全退去,臣不敢说这话。但水总要有去路,开一丈有一丈之益,开一尺则有一尺之益;假使浮溢之机,逐渐消灭,原来的湖、河之形,可以发现,再来疏溶筑堤,这才能逐渐消弭水患。”

“你说得很好,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主张双guan齐下,一面开海口,一面筑堤防,以为正本清源之计。可是这话?”

“皇上圣明!”汤斌衷心钦服地磕着tou说:“臣以为民用当念,国计亦重。如果多费库帑,而水不能尽涸,并非长策。国家财政艰难,无须多发库努;如今只在下河七州县的钱粮中,酌量提chu款项,存贮江苏,一两年后,作为修河之用,不敷之数,再行设法,总之以本地居民,本地钱粮,开本地海口,不作大举,不多设官,渐渐zuo去,不求速效,但务实际,总必有成。”

皇帝shenshen点tou,觉得汤斌这番奏议,才是实心任事,可长久之dao;与那些专务表面,既以粉饰,又便侵渔的巧宦,大不相同。

这就到了萨穆哈难堪的时候了,皇帝问dao:“你知dao这番意思,跟萨穆哈说过没有?”

“臣与总漕徐旭龄,曾向萨穆哈说过。”

“那么,你们会同题奏的本章内,何以不曾提到?”

汤斌老实答dao:“萨穆哈的意思,以为奉旨询问民情,当以民间议论人奏。臣的这些话,不妨等皇上垂询,再行答奏。萨穆哈奏特旨查问,臣等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