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三 释言第二
[疏]释曰:《说文》曰:“直言曰言。”仲尼曰:“言以足志。”介之推曰:“言,shen之文也。”然则言者发于志而形于声,所以文章于shen者也。《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汉书》东方朔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则以一字为一言也。虽一句一字有异,要以今古方国殊别,学者莫能通,是以《方言》云:“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是曰“释言”
殷、齐,中也。(《书》曰:“以殷仲chun。”《释地》曰:“ju齐州以南。”)
[疏]“殷、齐,中也”○释曰:殷、齐皆谓正中也。注“《书》曰:以殷仲chun”者,《尧典》文。案彼云:“日中星鸟,以殷仲chun。”孔安国以殷为正,中、正义同故也。云“《释地》曰:ju齐州以南”者,彼注云:“ju,去也。齐,中也。”谓中州为齐州,是齐得为中也。
斯、讠多,离也。(齐、陈曰斯。讠多,见《诗》。○讠多音侈。)
[疏]“斯、讠多,离也”○释曰:斯,析。讠多,张。皆分离也。孙炎曰:“斯,析之离。”郭云“齐、陈曰斯”者,《方言》文。《陈风·墓门》云:“斧以斯之。”是也。云“讠多,见《诗》者,《小雅·巷伯》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郑笺云:“因箕星之哆而又侈大之。”是也。讠多、侈音义同。
谡、兴,起也。(《礼记》曰:“尸谡。”○谡,所六切。)
[疏]“谡、兴,起也”○释曰:谡、兴皆作起也。注“《礼记》曰:尸谡”者,《祭统》文也。
还、复,返也。(○还音旋。)
[疏]“还、复,返也”○释曰:皆回返也。《chun秋》书师还,又曰“至河乃复”之类是也。
宣、徇,彳扁也。(皆周彳扁也。○徇,辞峻切。)
[疏]“宣、徇,彳扁也”○释曰:皆周彳扁也。《大雅·江汉》云:“来旬来宣。”mao传云:“旬,彳扁。”郑笺云:“宣,彳扁。”是皆为周彳扁也。徇、旬音义同。
ㄞ、遽,传也。(皆传车驿ma之名。○ㄞ音日。传,张恋切。)
[疏]“ㄞ、遽,传也”○释曰:皆传车驿ma之名。文十六年《左传》曰:“楚子乘ㄞ会师于临品。”又僖三十三年云:“使遽告于郑。”又成五年曰:“晋侯以传召伯宗。”是皆谓今驿也。
蒙、荒,奄也。(奄,奄覆也。皆见《诗》。)
[疏]“蒙、荒,奄也”○释曰:皆谓奄覆。《唐风》云:“葛生蒙楚。”孙炎曰:“荒大之奄。”《周南》云:“葛ぱ荒之。”故郭云“皆见《诗》”
告、谒,请也。(皆求请也。○告音谷。)
[疏]“告、谒,请也”○释曰:皆谓求请也。成二年《左传》曰:菘硕云牒钤唬骸敖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诗》叙云:“无险讠pi私谒之心。”
肃、雍,声也。(《诗》曰:“肃雍和鸣。”)
[疏]“肃、雍,声也”○释曰:和乐声也。注“《诗》曰:肃雍和鸣”者,《周颂·有声》文也。
格、怀,来也。(《书》曰:“格,尔来庶。”怀,见《诗》。)
[疏]“格、怀,来也”○释曰:谓招来也。注“《书》曰:格,尔众庶”者,《商书·汤誓》文也。云“怀,见《诗》”者,《周颂·时迈》云:“怀柔百神。”
畛、ⅲ致也。(皆见《诗传》。)
[疏]“畛、ⅲ致也”○释曰:《曲礼》曰:“畛于鬼神。”昭元年《左传》:“叔向日:⒙灰缘隆!薄吨芩獭の洹菲云:“耆定尔功。”mao传曰:“耆,致也。”王肃云:“致定其大功。”谓诛纣定天下。是mao读耆为ⅲ故注云“见《诗传》”
侈、怙,恃也。(今江东呼母为忄多,音是。)
[疏]“忄多、怙,恃也”○释曰:皆依恃也。郭云:“今江东呼母为忄多。”《小雅·蓼莪》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是也。
律、眨述也。(皆叙述也,方俗语耳。)
[疏]“律、眨述也”○释曰:皆叙述也,方俗语异耳。律guan所以述气。照lu述行之也。《大雅·文王有声》云“湛ビ猩”之类是也。
俞、悖然也。(《礼记》曰:“男唯女俞。”阏lu应也,亦为然。○阋舸稹#
[疏]“俞、悖然也”○释曰:皆然应也。“《礼记》曰:男唯女俞”者,《内则》文也。悖古答字,故为应也。
豫、胪,叙也。(皆陈叙也。)
[疏]“豫、胪,叙也”○释曰:皆陈叙也。事豫备者,亦有叙也。《汉书》云:“典客,秦官,大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韦昭曰:“鸿,大也。胪,陈叙也。以礼大陈叙宾客也。”又《庄子》云:“大儒胪传。”是也。
庶几,尚也。(《诗》曰:“不尚息焉。”)
[疏]“庶几,尚也”○释曰:尚谓心所希望也。注“《诗》曰:不尚息焉”者,《小雅·菀柳》篇文也。郑笺云:“尚,庶几也。”以心所念尚即是庶几,义相反覆,故引之。
观、指,示也。(《国语》曰:“且观之兵。”)
[疏]“观、指,示也”○释曰:示谓呈见于人也。注“《国语》曰:且观之兵”者,案《周语》:穆三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是也。《论语》曰:“指其掌。”谓举当以示人也。
若、惠,顺也。(《诗》曰:“惠然肯来。”)
[疏]“若、惠,顺也”○释曰:“顺,不逆也。”《书》“曰若稽古”谓顺考古dao也。《诗·邶风·终风》云:“惠然肯然。”言有顺心然后可来是也。
敖、蛭蓿傲也。(《礼记》曰:“无蛭蓿无敖。”傲,慢也。○傲,五报切。蛭蓿好吾切。)
[疏]“敖、蛭蓿傲也”○释曰:皆谓傲慢。《周颂·丝衣》云:“不吴不敖。”注“《礼记》曰:无蛭尬薨痢闭lu《投壶》文也。案彼云:“鲁令弟子辞曰:‘簋蛭蓿蟀剑筘楸沉ⅲ笥庋浴X楸沉ⅰ⒂庋杂谐>簟!”是也。
幼、鞠,稚也。(《书》曰:“不念鞠子哀。”)
[疏]“幼、鞠,稚也”○释曰:《方言》云:“稚,年小也。”《曲礼》曰:“幼子常视无诳。”《书》曰:“兄亦不念鞠子哀。”是皆谓年小也。“《书》曰”者,《周书·康诰》文也。
逸、愆,过也。(书曰:“汝则有逸罚。”○{侃言}音懋。)
[疏]“逸、愆,过也”○释曰:皆谓咎过也。注云“《书》曰:汝则有逸罚”者,案《商书·盘庚》云:“惟予一人有佚罚。”《费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