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留后。
开平元年,封高季兴为节度使。
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剂南管辖十个州,在唐代末年,被各道侵占,高季兴初到时,只有江陵一个城罢了,经历战火之后,城邑凋零。
高季兴招徕安抚,人们都回来了,于是任命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人为宾客。
梁太祖驾崩,高季兴见梁日益衰弱,于是计划依靠军队巩固自己,修治城壕,设置望楼。
率兵攻打归、峡二州,被蜀将王宗寿打败。
又出兵声称协助梁攻晋,以侵占襄州,被孔勃打败,于是断绝进贡多年。
梁末帝宽容他,封高季兴为渤海王,赐给龙袍王冠和佩剑。
贞明三年,纔恢复进贡。
梁灭亡,唐庄宗进入洛阳,下诏安慰开导高季兴,司空熏等人都劝高季兴到京师朝拜,梁震认为不行,说:“梁、唐是世代仇敌,在黄河两岸血战近二十年,如今皇上刚消灭粱,而大王你是梁朝旧臣,手握强兵,身居重镇,亲自入朝,就将要作俘虏了。”高季兴不采纳,留下他的两个儿子,率骑士三百人作护卫,到洛阳朝见。
唐庄宗果然想扣留他,郭崇韬谏阻说:“唐刚消灭梁得到天下,正以大的信义昭示于人,如今四方诸侯相继进贡,不过派遣子弟将吏前来,而高季兴亲自前来述职,做诸侯的表率,应当给予恩礼优待,以鼓励后来的人。
如果反而拘囚他,就会让天下人觉得我们心胸狭窄,而且会断绝四面八方归附我们的意愿,不行。”唐庄宗纔作罢,用重礼送他回去。
唐庄宗曾问高季兴说:“我已消灭梁,想征伐昊、蜀,应首先征伐哪个?”高季兴说:“应当先征伐蜀,我请求率本道军队焉先锋。”唐庄宗很高兴,用手拍着他的背,高季兴于是命令绣工把唐庄宗的手迹绣在他的衣服上,回去后当成荣耀。
高季兴离去后,唐庄宗心中后悔让他回去了,下密诏要襄州刘训算计他。
高季兴到达襄州,心跳,晚上夺关而出。
已经离去,而密诏晚上纔送到。
高季兴回去后对梁震说:“不听你的话,几乎不能幸免。”于是说:“我这次去有两个过失:前去朝拜是一失,放回我们是一失。
而且皇上历经百战攻取河南,对功臣夸耀亲手抄录《春秋》;又说:‘我在手指上得到天下。
’他就是如此自我夸耀。
而又迷恋于游乐打猎,常常废弃政事,我可以不必担忧了。”同光三年,封为南平王。
魏王李继岌攻破蜀后,得到蜀地金银绸缎四十多万,从峡州而下,而唐庄宗遭受了祸难。
高季兴听说京师变乱,于是全部拦截蜀中财物,杀掉使臣韩珙等十多人。
当初,唐军讨伐蜀,高季兴请求率本道军队自行攻取夔、忠、万、归、峡等州,于是以高季兴为峡路东南面招讨使,而高季兴不曾出兵。
魏王攻破蜀后,唐明宗登位,高季兴于是请求把夔、忠等州当作属郡,唐大臣认为高季兴自己请求攻取,而兵出又无功劳,不给他。
高季兴多次请求,唐虽然迫不得已给了他,但仍自行任命刺史,高季兴拒不接受。
唐明宗于是以襄州刘训为韶讨使,进攻他,没有攻克,而唐的另一个将领西方邺攻克夔、忠、万三州,高季兴于是率领剂、归、峡三州向昊称臣,昊册封高季兴为秦壬。
天成三年冬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赐谧号为武信。
高季兴儿子九人,长子高从诲继位。
高从诲字遵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