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不给。
高从诲发怒,出兵攻打郢州,被刺史尹实打败。
漠派遣园子祭酒田敏出使楚,向荆南借道,高从诲向田敏打听中原的虚实,认为经过契丹侵扰之后,军器粮草都耗尽了,想以此讥诮田敏,田敏对他说:“杜重威将晋的武器全部献上向契丹人投降,契丹人把它们置放在镇州,不曾带到北方,而晋的武器都为漠所有。”高徒诲不高兴。
田敏把印本《五经》送给高从诲,高从诲推辞说:“我懂得的不过是《孝经》十八章罢了。”田敏说:“至德要道,有这本书就够了。”田敏于是读《诸侯章》说:“在百姓之上而不骄纵,位置高却不倾危,费用节俭,谨行礼法,财货充满而不盈溢。”高从诲认为他讥讽自己,就用大杯罚田敏喝酒。
荆南地小兵弱,是夹在昊、楚之间的小国。
自从昊称帝以来,而南汉、闽、楚都遵奉梁的纪年,每逢年节时进贡,都借路于剂南。
高季兴、高从诲常常拦截他们的使臣,抢夺财物,而各道致信斥责,或出兵讨伐,就归还财物而面无愧色。
后来南漠和闽、蜀都称帝了,高从诲都对他们称臣,大概是为了贪图他们的赐予。
俗话称偷抢财物却不感到羞耻的人是赖子,就好像说是无赖,因此各国都把他看成“高赖子”
高从诲自己索求郢州没有得到,于是和漠断绝关系。
遇了一年,又阔始进贡。
干佑元年十月死去,终年五十八岁,赠尚书令,赐谧号文献。
儿子高保融继位。
高从诲有十五个儿子,长子叫高保勋,次子叫高保正,高保融是第三个儿子,不知他得以嗣位的原因。
高保融字德长。
高从诲时,任节度副使,兼峡州刺史。
高从诲死后,封为节度使。
广顺元年,封为渤海郡王。
显德元年,晋封为南平王。
周世宗征伐淮,高保融派指挥使魏璘率兵三千人,出夏口作接应。
又派客将刘扶致书信于南唐,劝他们归附中原。
李景称臣,周世宗见到高保融给李景的信,非常高兴,赐给他一百匹绢。
荆南自从后唐以来,常常几年纔向京师进贡一次,而中间两次断绝。
到周世宗时,没有哪一年不进贡。
高保融认为器物金银绸缎,都是当地的常产,不足以表达他的诚意,于是派他的弟弟高保绅前来朝见,周世宗更加赞赏他。
当初,高季兴到镇时,梁用五千人做牙兵,衣物粮食都由梁供给。
到唐明宗时,每年供给盐一万三千石,后来就不再供给。
到周世宗平定淮南后,命令泰州供给。
高保融性格迂腐迟缓,没有才能,而事情无论大小,都交给他的弟弟高保勖。
他的堂叔高从义谋划作乱,被他的同党高知训告发,把他迁徙到松滋杀掉。
宋朝兴起,高保融害怕,一年中三次进贡。
建陛元年,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一岁,赠为太尉,赐谧号贞懿。
弟弟高保勖继位。
高保勖字省躬,是高从诲的第十个儿子。
高保融死后,授高保勖为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