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到河东兵马监押程支等二百人至阙。诏所获西川、 河东军校已下并释之,各赐钱帛有差。
闰月壬子,西南面招讨使王景奏,大破西川贼军于黄花谷,擒伪命都监王峦、 孙韬等一千五百余人。《九国志-李廷珪传》:周师攻秦、凤,以廷珪为北路行营 都统,高彦俦、吕彦珂为招讨。廷珪遣先锋指挥使李进以兵据马岭,分兵出斜谷, 营于白涧,将腹背以攻周师;又遣染院使王峦领兵出唐仓,与周师遇,蜀师败走, 王峦死之。而马岭、斜谷之兵闻之皆退奔,高彦俦与诸将谋退守青泥岭。由是秦、 凤、阶、成之地,皆陷于周矣。癸丑,秦州伪命观察判官赵玭以本城降,诏以玭为 郢州刺史。《宋史-赵玭传》:高彦俦出师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玭闭门 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 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健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 危就安,当在今日。”众皆俯伏听命,玭遂以城归顺。世宗欲命以籓镇,宰相范质 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先是,帝以西师久次,艰于粮运,命今上乘驿赴军前,以观 攻战之势。及回,具以事势上奏,帝甚悦,至是果成功焉。甲子,秘书少监许逊责 授蔡州别驾,坐先假窦氏图书隐而不还也。
冬十月庚午,召近臣射于苑中,赐金器鞍马有差。辛未,成州归顺。癸酉,以 给事中王敏为工部侍郎。戊寅,高丽国遣使朝贡。丁丑,右散骑常侍康澄责授环州 别驾,左司郎中史又元责授商州长史,左骁卫大将军元霸责授均州别驾,右骁卫将 军林延禔责授登州长史。澄等奉使浙中,回日以私便停留,逾时复命,故有是责。 右谏议大夫李知损配流沙门岛,坐妄贡章疏,斥讟贵近,及求使两浙故也。己丑, 前太常卿边蔚卒。是月始议南征。
十一月乙未朔,以宰臣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 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一十二将,各带 征行之号以从焉。己亥,谕淮南州县,诏曰:
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方当恭己临朝,诞修文德,岂欲兴兵动众,专耀武 功!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蠢尔淮甸,敢拒大帮,因唐室之陵迟,接黄寇 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僭称伪号。幸数朝之多事,与北境以交 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慝,李 金全之据安陆,李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攻侵高密,杀掠吏民,迫 夺闽、越之封疆,涂炭湘、潭之士庶。以至我朝启运,东鲁不庭,发兵而应接叛臣, 观衅而凭凌徐部。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尚示包荒,犹稽问罪。迩后维扬一境,连 岁阻饥,我国家念彼灾荒,大许籴易。前后擒获将士,皆遣放还,自来禁戢边兵, 不令侵挠。我无所负,彼实多奸,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为雠,罪恶难 名,人神共愤。
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 攻。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应淮南将士军人百姓等, 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如能投戈 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车服玉帛岂吝旌酬,土地山河诚 无爱惜。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苟或执迷,宁免后悔。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 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云。
高丽国王王昭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依前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大义军使, 王如故。辛亥,以前沧州节度使李晖为邠州节度使。壬子,潞州奏,破河东贼军于 祁县。癸丑,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王景奏,收复凤州,获伪命节度使王环。乙卯。曲 赦秦、凤、阶、成等州管内罪人,自显德二年十一月已前,凡有罪犯,无问轻重, 一切释放。丁巳,前邠州节度使折从阮卒。己未,邢州奏,河东刘崇死。壬戌,淮 南前军都部署李穀奏,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破淮贼于来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