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世宗纪二(4/5)

载推荐人的姓名,如果被推荐人为官贪婪昏庸不能胜任,懦怯软弱不能理政,将根据情节轻重,一同处罚推荐人。”二十五日,诏令:“凡逃亡农户的庄田,均允许别人任意耕种,供纳税租。如果在三周年内原户主回来,他的桑田不论荒熟,均交回他一半;五周年内回归旧业的,交还三分之一;五周年以外回归的,其庄田除原户主的坟地以外,不在交付范围。临近北方的各州,凡有陷于蕃地的农户,从蕃地回归旧业的,五周年内回来的,交还三分之二的庄田;十周年内回来的,交还一半;十五周年回来的,交还三分之一;十五周年以外回来的,不在交还范围内。”

二月二十三日,诏令说:“善于治政的人不能有圆满无阙的政绩,善于处世的人不能没有过错失误,就是尧、舜、禹、汤这样最高的圣人,文、武、成、康这样非常的明主,都思逆耳之忠言,求苦口之良药,何况后代不及他们的人呢?

“朕蒙先帝的英灵,居皇帝的高位,从事政治还短,经历世事不深,经常担心昏庸愚昧,不能承担重任。自从即位之后,已经历一年,对于刑政的取舍,国家的安排,哪能全都正确?一定有不周全的地方,朕自己都知道,别人哪没觉察!然而在官位的没有一人指摘朕的过失,食官禄的竟无一言论及朝政的是非,是因为朕的寡陋不值得与朕说话呢?还是为官的因循沉默不肯尽心呢?是朕身边的人有所畏忌呢?还是因尊卑亲疏而产生隔阂呢?

“古人说:‘君子进大言才受大禄,进小言就受小禄。’又说‘:为官的要规劝君王的过失。’那么有禄位的士大夫中,就应没有不进诤言的人。而是作为君王的人,不能感动他们的心而让他们进言,这是朕的过失,没有去索求刚直的言辞,询访正直的建议,共同补益国是,协力治国安民。朕对于卿大夫,不能尽知他们的才能,不能尽识他们的面目,如果不听其言而观其行,考其心意而察其忠贞,那么怎么能得知器识谋略的深浅,任用的当与不当?如果进言而不听罪就在我,如果想听而不进言,责任又在谁?

“凡朝廷内外文武臣僚,今后如有所见所闻,都允许上章议论进谏。如果朕有过失,可以尽量进言;时政有弊病,不应有隐瞒。只求名实相符,不尚虚空浮华,如果不善文笔,尽管直书其事,词句有错误的,固当舍短求长,言语有抵牾的,必将取长补短,希望的是尽情进言,不要有过多的后虑。凡众部门官员,应各尽其责,有不可行的事,可以革除它,有可行的事,可以推荐它,不要因循守旧,逐渐形成讹谬。臣僚有出使外地回来的,如知道百姓的好恶,听到官吏的优劣,应全部陈奏,以增加朕的听闻。任命职位,调迁职守,就应考查出力的轻重,核察论事的优劣,一心奉公直言不讳的当考虑晋升,遇事隐瞒畏缩不前的须加以抑制。”

三月二日,在李晏口设立静安军,静安军南离冀州一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夹胡卢河建造营垒。此前,贝州、冀州边界,与契丹疆土非常接近,平常敌人骑兵过河向南,来往奔驰,畅通无阻,北部边界,民不安居。世宗于是根据地图制定对策,派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等领兵迁移,在李晏口修建营垒,以兵戍守,工程尚未完成,契丹旋即领兵而来,王彦超等打退他们。到营垒筑成后,扼守要害之处,从此敌人骑兵即使来到,也不敢过河,边境人民稍稍得以耕田放牧了。二十三日,尚书礼部贡院呈上新录取的进士李覃等十六人考试的诗赋、文论、策文等,世宗诏令说“:国家设置贡举部门,是为选拔英俊之士,务须考查文才德行,才得让博取科举功名。朕不断听说近年以来,选拔人才多有虚假失真,有的因长年苦读而为进士及第,有的却因关系权势而成进士出身。今年所取举人中,试看验证,果然有滥误,必须再加取舍。其中李覃、何日严、杨徽之、赵邻几等四人,应当及第。而严说、武允成、王汾、闾丘舜卿、任惟吉、周度、张慎徽、王翥、马文、刘选、程浩然、李震等十二人,学艺未精,均当落第,令他们刻苦攻读,等以后再试。礼部侍郎刘温叟在选拔士人上有过失,据其过失,理当贬谪,现特予宽恕容让,刘温叟免予定罪,将来的贡举公事,再令有关部门另外制订条例上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