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没有指责自己的,自己就会静默地对人。中丞中虽然没有咸、玄,也还没有完全废除弹劾;廷尉的确不是释之,岂能没有审讯。由此可见与其用错人,不如不废这个官职,这是明摆的事。漠代启用贡禹为谏大夫,他发誓以先贤为榜样,夏侯胜粗豪率直,出任讽谏职务,古人之法并不远,实行了就会有好处。
又说:
天地没有思想,衹是均匀地散布着灵气,难道衹在古代产生秀逸的人才,独独这一代没有吗?衹在于了解和不了解,用与不用罢了。有贤士却不知道,知道贤才却不用他,用了贤才却不委托重任,委托了重任却不信任,这四点,是古今通病。现在如果真的重视郭隗招来剧辛,任用鲍叔来求得夷亘,那么天下的贤士,不须召请就自己来了。
皇上下诏予以嘉奖。
不久升为宁朔将军、冠军司马,领齐郡太守、原职不变。这年冬天,北虏蠢动,升为冠军将军、军主,驻军进上。二年,遣号征虏将军,军主职不变。又升为假节、督青冀二州刺史,将军职未变。不久,死。皇上叹息道:“我正想重用童蝎,不幸死了,令人惋惜。”下诏赐丧礼三万钱,布五十匹。
祖思的同宗人文仲,起初被召为州从事。泰始初年,任整安都的平北主簿,脱逃回国。元徽初年,跟着左祖在新亭抵抗桂阳叛贼,很忠诚卖力,任游击将军。沈攸之事发,协助豫章王镇守塞疽,历任骠骑谘议,出京任徐州刺史。建元初年,封为建阳县子,食邑三百户。二年,北虏进攻钟雳,塞世打败了他们。又派军主崔孝伯等人渡淮攻下了北虏的茬眉戍,杀了戊主龙得侯和伪阳平太守郭杜羝、篮盥县令噩夔、溅垦县令王飓。当时北虏击杀了匾噩太守型从,皇上说:“破了茬盾,足够抵偿。”又仲又派遣军主、陈殖攻打北虏竹邑戍主白仲都,又派军丰崔延叔攻打北虏的伪淮阳太守梁恶,都杀了。三年,淮北的义民桓磊碗在抱犊固和北虏作战,打得他们大败。文仲快报朝廷,皇上命令说:“北方起义的人多,很担心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你重奖沛地的人,如果能一下奋起,我会派一员好将领去直捣北方。”文仲治政,百姓害怕他。升任黄门郎,领越骑校尉,改封为随县。曾献一枚缠须绳给太祖,皇上收下了。永明元年,任太子左率,多次升职做到了征虏将军、冠军司马、汝阴太守。四年,死。追赠为后将军、徐州刺史。谧号襄子。
刘善明,平原人。是镇北将军怀珍同宗族弟。父亲名怀民,在宋任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闸饥荒,到了人吃人的程度,善明的家裹有储粮,他自己吃粥,打开仓库来救济乡邻,许多人得到救助而活了下来,百姓称他家裹的田是“续命田”
他年少时爱在静处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他这个人就去拜访他,他谢绝相见。四十岁时,刺史刘道隆召他为治中从事。父亲怀民对善明说:“我已知道你能立足于世了,还想看着你能立足官场。”善明同意应召。又被推荐为秀才。宋孝武帝看他策对时谈论刚毅正直,认为他很特殊。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当时州衙府在束阳城,善明的家在城内,不能自救。伯父弥之用假话在文秀那裹表示效力,文秀就派他带着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去支援安都。弥之一出城,悄悄对部下说:“现在脱离祸坑了。”走到下邳,起义背弃了文秀。善明的大伯怀恭任北海太守,占据州郡舆他呼应。善明密约聚集了宗族门人部下,有三千人,夜襄杀出关投奔北海。同族兄乘民又在渤海招募兵马响应朝廷。弥之不久就被薛安都杀了,明帝追赠他为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任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升为尚书金部郎。乘民病死,又任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文秀投降了,授予善明为屯骑校尉,出京任海陵太守。郡边界靠海,没有树木,善明督促百姓种上榆树梗树和一些杂果树,于是得到收益。回京任后军将军、直合。
五年,青州被北虏攻陷,善明的母亲沦陷在北方,北虏把她迁到了桑干。善明穿布衣吃素斋,悲伤得如同守丧。明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为他叹息,当时人称颂他。转任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因母亲还在北方,不想到西方,哭着坚决请求不去,被允许。朝臣大多同情善明的心情。元徽初年,派遣去北方的使者,朝臣们商议让善明推荐人选,善明推举同乡北平的田惠绍出使北虏,赎回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