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四(5/7)

注虽然得以修正,令史还是强行推究,以便用推究所得填充对他的限程。到世祖永明八年,因犯奸诈欺瞒户籍而被罚到淮河沿岸戍守的都各有十年,百姓产生怨恨。世祖于是下诏说:“简选贵贱,辨别尊卑,没有不从黄籍中选取凭证,岂能容虚假人才滥受荣誉,窃取本不该他分内应得的东西。所以仿效旧时的典章制度,用来澄清事实,革除虚妄。然而裂痕起自前代,过失不在近期,已经过去了的罪错,不值得追究罪责。从宋升明年以前的黄籍,都听由照旧再予注释。其中有在边疆谪戍的,允许各自返回原籍。此后再有触犯的,再给予严惩。”

虞玩之因为做官的日子长了,年老病弱,上表告退,说:我听说肩负重担走远路,力用尽了就会困顿,竭心诚意侍奉君主,智慧用尽了必定会倾翻,道理原本就是这样。四十岁进身为官,七十岁辞官归家,壮年就应驱驰,老年则适合休息。臣在晋代出生,在宋代长成,到齐朝曰渐衰老,一生经历三代,名利之场两改。我从宋元嘉二十八年做王府行佐,至今三十年了。近些年来,衰老渐渐显明。生性不懒惰,可是倦怠的神情一下就表现出来了。本来耳聪目明,却渐渐趋向昏聩迷蒙,两脚支不住身体,呼吸起来气不顺畅。时刻难换,朝不保夕。堂兄弟四十二人,有仕途显达的,也有时运不通的,有寿长的,也有命短的,现在衹有我一个人活着,好比早晨的露珠,傍晚的阳光,哪能长久。况且知道满足的就不至于屈辱,我已经很满足了.命赋饥寒,不求富贵。铜山也由命招,我又有何怨恨呢,我把这些当作甘甜已经很久了。用正直的方式侍奉他人,终不免牢狱的灾祸,适值遇到圣明的君主,知道没有罪错,我的幸运也算深厚了。我在宋室道消之晨受命,在太祖总领百事之El效节,正是我忠于朝廷的见证。吉庆降于文明之初,荷泽于天飞之运,这正是我命中所遇。不为升官投机弄巧去钻营而官位已达九卿,德行羞惭于李陵可是却能愧居门下。尧舜没有穷尽,我也算通达,年过六十,不算早死。春秋荣启期的所谓三乐,汉束平思王刘宇的客久思归的一善,我都占全了.经历了多少混乱,跋涉了多少危难,仰蒙圣上恩高德厚才得以保全,依仗宰辅的贤良才得以表明节操,不曾讨好屈从于权贵势要,畏怯沉溺于狐鼠肖小,我树立自身的根本,不虚不亏。壮年当官不曾逊让于人,待到年老体弱,才能、威望没有显露的依凭。我俯伏请求,希望皇上恩准我退职返家养老。这不是希图高洁,追慕古人,爱好泉林。衹不过因为家中壮丁不多,赡养供奉的礼仪大多缺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担心父母不能享受奉养的想法,早就缠绕心头,但愿老天能给些时曰,在二三年内,看守祭扫坟墓,以此使我能归附到忠孝两全的行列,实现始终如一的愿望。

皇上阅览虞玩之的奏表后,准许了他的要求。

虞玩之喜欢议论褒贬人,宋末,王俭荐举员外郎孔遏出使魏,虞玩之品评时言词不饶人,孔遏、王俭都怨恨他。到虞玩之束归出时候,王俭不出来送行,朝廷也没有人设宴送行。虞玩之到家后建了座大宅院,数年后逝世。那以后员外郎孔琯到王俭那裹谋求会稽五宫,王俭正洗手,他把皂荚投在地上,说:“你那儿的乡俗很坏。虞玩之到死都烦人。”

孔襜字世远,是虞玩之的同乡。爱好典故学。同王俭交谊最好。升明年间,为齐朝尚书仪曹郎,太祖对他说:“你是个做仪曹的人才。”王俭做宰相,孔遏曾经在他帐下参预议论谋划机密,每当涉及到选举任用,很没乡曲情感。王俭从容向太祖启奏说:“我有了,就像陛下有我一样。”永明年间为太子家令,并在此期间逝世。当时人说孔遏、何宪是王俭的三公。

孔宪字子思,庐江人。因为学识优异著名。他母亲是镇北长史王敷之的女儿,聪明并擅长教育。孔宪为本州别驾。永明十年,出使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