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六(5/10)

城在盗堡,而天地神灵、墓地、明堂、灵台都依照汉朝的旧例。黄初四年七月,魏塞壶将要到束境巡视,因为大军将要出动,便派太常官用一头公牛在南郊祭天,从此之后便成为常制。到魏文帝逝世时,太尉钟繇在南郊举行追赠谧号的礼仪,这都是在郊外举行的祭祀礼节。

明帝太和元年元年正月丁末日,在郊外祭祀魏武皇帝以配祭天帝,在明堂举行宗庙祭祀以魏文皇帝配祭上帝。当时两汉时期升烟祭祀天地的仪制都还保留,曹魏对两漠祭礼的沿革便可知了。

太和四年八月,魏明帝到东境巡视,经过繁昌县。派遣执金吾臧霸兼理太尉的职事,他用一头公牛祭祀接受禅让的坛台。《后汉纪》裹说,汉章帝诏令在高邑县祭祀即帝位的坛台。逭虽然是前代已实行的事,然而筑坛是为了祭天,而坛并不是神。现在不对上帝祭祀,而对坛墟致祭,不知道根据的是什么。

景初元年十月乙卯曰,开始在洛阳南郊的委粟.营建圆厅。皇帝下诏令说:“帝王接受天命,都恭敬地奉承天地,以彰显神明;尊敬祭祀世代继统的先祖,以昭明功德。所以前代祭祀的礼典撰著之后,就使郊祭祖先以配祭皇天上帝的仪制完备了。从前在汉朝的初年,承接秦朝焚书灭绝学术之后,便收集残缺的礼制经典,以完备郊祀的礼仪。从甘泉、后土、雍宫、到五峙原祭天地神灵的处所,大多在经典上见不到,并且因为这些祭祀一兴废而无常制,一一彼一此而有变化,四百多年间,废止而没有了郊外椅祭皇天上帝的礼仪。古代所改立的祭祀礼仪,于是有了阙失。萱魏的世系,出于直垦氐,现在祭祀圆丘,以始祖爱童配祭,称圆丘为皇皇帝天。方丘所祭的称为皇皇后地,以舜帝的妃子伊氏配祭。郊外祭天所祭的称为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祭。郊外祭地所祭的称为皇地之衹,以武帝的宣皇后配祭。在明堂举行宗庙祭祀祭已故皇父高祖文皇童,以配祭上帝。”十二月壬子冬至,开始在圆丘祭祀皇皇帝天,以始祖有虞氏舜帝配祭。白正始年以后,直到曹魏终结,再没有举行郊祀。

孙权开始在武昌称帝号时,在南郊告祭天帝。告祭辞说:“皇帝臣孙权,冒昧地用黑色的公牛祭祀,明白告知皇皇后帝。汉朝享国二十四世,经历四百三十四年,它运行的天命气数已终结,它的福禄气运已竭尽,普天之下已废弛,四海之内分崩离析。邪恶之臣曹丕,于是夺取了帝位。直至的儿子茎壑继承帝位而作恶,盗窃名位扰乱礼制。我孙权出生于东南,适逢机运,承奉天道掌握军队,志向在于拯救世道,奉皇天上帝的正辞实行讨伐惩恶,一举一动都是为了民众。群臣百官各位将相以及各州郡各城镇执掌职事的官员,都认为天意已对汉朝厌弃,汉朝已丧失天运,皇帝的位置空缺,郊祀没有主祀人,美好的征兆嘉善的瑞应,前后纷繁地出现,上天的气运在我身上,我不得不接受.我孙权敬畏天命,岂敢不恭敬奉从。我恭谨地选择吉曰,登上坛台并举行柴燎祭天,即皇帝位。敬希你天神赐福!东吴四方,永远安保于天际。”在这以后的时期,孙权自认为所居不是中原地方,便不再举行郊祀。中年时,群臣奏议,应该举行郊祀。孙权说:“郊祀应当在中原土地上举行,我们现在不是在中原土地上。”群臣再次奏议说:“普天之下,没有一地不是帝王的领土:。帝王以大下为家。古代周文王、周武王在酆、镝举行郊祀,不是一定要在中原土地上。”孙权说:“周武王伐纣时,即帝位于镝京,而在镐京举行郊祀。周文王没有成为天子,在酆邑举行郊祀,见于哪部经典呢?”群臣又奏议说:“我们得见于《汉书.郊祀志》。匡街上奏请求将甘泉宫回曲的郊祀迁徙到铝,说驰王曾在腿举行郊。’,虽说:“周文王品性谦让,他处于诸侯的地位,分明是没有举行郊祀。经传没有明文记载,由匡衡这个俗儒凭个人意见造说,不是经典的本义,不可用。”虞直《志林》裹说:“束吴君主孙权纠举驳正郊祀的记载,追贬匡衡,凡是得见的人,无不感慨地叫好。”何承天说:“考察孙权已建立帝号承继帝位,而郊祀享祭有阙失,本来是不对的。他在位的末年虽然举行了一次南郊祭祀,而竟无北郊祀享之礼。环氏的《吴纪》裹说:‘孙权想尊崇父亲以配享天帝的本义,给他的父亲孙坚追加尊号为束吴始祖。’依照这一说法,那么孙权末年所举行的郊祀,足以系坚配享天帝。孙权去世之后,三位继位的君主直到束吴灭亡都没有举行郊祀,那么逊护也就没享有配祭天帝的礼仪了。”

刘备章武元年,备即皇帝位,筑造坛台告祭天帝。告祭辞说“建安二十六年夏季四月丙午口,皇帝臣刘备,冒昧地以黑色公牛献祭,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灵。汉朝享有天下,它的天命气运无限。先前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光武皇帝震怒出兵讨伐,社稷宗庙再次得到享祭。现在曹操依仗武力肆意残忍地对待人民,他的儿子曹丕施展他的凶逆图谋,窃取帝位。群臣百官和将士们认为国家社稷已被废弃,刘备应该整治它,应该承接汉高祖和汉光武皇帝,恭敬地奉行皇天上帝对曹丕的惩罚。我刘备思量自己道德鄙薄,怕有愧于这皇帝之位,便向庶民询问,并问及边外的蛮夷各族的君长,他们都说天命不可以不回报,祖宗的帝业不可以长久被废弃,四海之内不可以没有君主,天下四境之内的人所仰望的,在于我型备一人。我型借敬畏皇天的威严,又惧怕汉朝将在大地上灭亡。我恭谨地选择吉,与群臣百官登上坛台,接受皇帝的御玺。修造柴燎的坛台,挖掘埋藏祭牲的瘗坎,向天神举行告祭。敬希天神享用祭品给汉朝赐福,永远安保四海。”章武二年十月,皇帝刘备命令丞相诸葛亮,在成都营建南、北郊祭的坛台。

魏元帝咸熙二年十二月甲子日,使持节侍中太保郑冲、兼太尉司隶校尉李憙奉持皇帝的印玺和策书,禅让帝位给西晋。丙寅曰,西晋在南郊筑造坛场,举行柴燎告祭天帝,没有用祖先配祭。其告祭词说:“天帝之臣皇帝司马炎。冒昧地以黑色公牛献祭,昭告皇皇后帝。曹魏皇帝查验了皇位的气运,接受上天圣明的命令,命令我司马炎说:‘古代卢童禅让帝位给虞爱,虞灵又将帝位禅让给夏鱼,他们勤勉地树立圣德垂训后世,经历了很多年代。到了汉朝政道衰败时,魏太祖武皇帝平定祸乱救助人民,扶持辅助汉朝刘压政权,又从还曲接受了挥让。但当我曹魏之时,历代多有变乱,几乎到了灭亡的地步,实在是仰仗了置翅匡救的恩德,因而得保曹魏宗庙的祭祀,在艰难时广为救助,这实在是晋朝对魏有大的功德。天下四方的人民,没有不敬服顺从的,立国家建诸侯,宣明礼教严明刑律,肃清梁山、岷山,包容了扬州、南越,全国兴举仁义,八方边境统一,远近向往仁义而归服,祥瑞接连出现,天人同应,没有不顺服的。天命宣示我要效法唐尧、虞舜和汉朝禅让的皇帝,因此布天命于此。’我司马炎思量不足以继承魏帝皇位,辞让没有获得同意。于是三公卿士,群臣百宫,黎民百姓和役隶,以至各蛮族的君长,都说:‘皇天明察下民,了解下民的困苦,皇天既有成命,本来不是克己谦让所能抗拒的。’帝位不可以没有继统,入神不可以空缺君主,我司马炎虔敬地遵奉皇位的气运,我畏惧天帝的威严,岂敢不恭敬地承接天帝美善的命令,我恭谨地选择吉曰,登上坛台接受禅让,告祭上帝,以永远报答人民的厚望,广布德泽佑助天下四方各地人民。我向往美善之德。”

泰始二年正月,皇帝下命令说:“主事官员前时奏请郊祀权且采用曹魏的礼制。我不想承受改建礼制的艰难,现在便以曹魏的礼制作为永远实行的制度。众人议论纷纭,于是没有按时议定,也就不能按时供享祭神,以已故祖、父配祭,我早晚都在慨叹和期望,饮食减少,心中不安。现在应当守即举行郊祀。”当时群臣又议论说: “五方天帝,就是天,五行之气时令不同,所以它们的称号不同。虽然有五个名称,其实是一个神。明堂和南郊,应该除去五帝的神座。五郊改为五精的称号,都同称为吴天上帝,各设一座而已。北郊祭祀又当除去先肚皇后的配祭,”皇帝全都依从。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祭天,在明堂举行宗庙祭祀祭文皇帝以配祭上帝。这年的十一月,主事官员又奏议:“古时候圆丘的祭祀和郊祀没有区别,应该将圆丘方泽的祭祀合并于南北郊祀,另外修造祭祀坛场。而冬至、夏至的祭祀,合并于南郊、北郊的祭祀。”皇帝又依从了。一概都依照宣帝所采用的王肃的议论。逭一个月的庚寅曰冬至,皇帝亲自到南郊祭祀圆丘。自此之后,圆丘方泽不另行设立一直延续到今天。太康十年十月,皇帝又下命令说:“《孝经》裹记载‘郊祀丘铿以配祭天,在明堂举行宗庙祭祀祭周文王以配祭上帝,。而《周礼》裹说:‘祭天是陈列祭品祭上帝。’又说:‘祭地是陈列祭品向四方遥祭山。’四方遥祭不是指地,那么分明上帝不能是天了。前时众人议论去除明堂五帝的神位,查考礼书的记载和正式的经文这种做法行不通。况且《诗序》裹说: ‘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起于后稷。’所以推论以后稷配祭天。宣帝以英武创业,他既已配祭天,后来又以先帝配祭天,在道理上也不妥当。应该恢复明堂及南郊五帝神位。”晋武帝太康三年止月,武帝亲自举行郊祀.皇太子、皂弟、皇广全都陪侍祭祀,这不是前代的礼典。愍帝定都长安,还没有建立郊祀及宗庙祭祀便已败亡。

元帝中兴于江南,太兴元年,开始改建郊祀坛场。其制度都是太常贺循依据汉朝、西晋的旧制所定。三月辛卯曰,元帝亲自举行郊祀,配祭的礼仪,概依照武帝开始举行郊祀时的先例.当初尚书令刁协、国子祭酒杜夷,建议应该等待还都迢旦之后再修建。司徒荀组根据汉献帝居许员时,便立即建立郊祀坛场,现在自然应该在汀茵修造。骠骑玉婆、仆射苞盛、太常茎恒、中书侍郎廖毫都与苞蛆的议论相同。修建祀坛的事便施行了.按元帝继承天命而中兴,依照汉朝的先例,应该举行享祭明堂和宗庙祭祀之礼。束晋没有立明堂,所以缺享祭明堂和宗庙祭祀之礼。明帝太宁三年七月,开始诏令建郊祭坛。还没有进行建造而明帝便逝世了,所以成帝越和八年正月,追述以前的意旨,在覆舟山南建立祭坛。当月辛未,祭祀北郊,开始以宣穆张皇后配祭地神。这是曹魏时的先例,不是西晋的旧制。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将要在北郊祭祀,有怀疑的议论。太常题和上表说:“蠢始年间,把夏至冬至的祭祀合并于南郊北郊的祭祀。北郊祭祀的月份,古代没有明文记载,有的用夏至,有的同用冬至。汉光武正月辛末日,开始建立北郊祭坛。这就与南郊祭祀同月了。到束晋草创之时,一切事情都从简,把北郊祭祀合并于圆丘祭祀中。礼制不完备,权且用造一礼仪,大体上是合乎时宜的。到了咸和年间,提议另立北郊祭祀,祭祀同用正月。曹魏承续后汉,正月祭天,以地神配祭,而称说周礼,三王的郊祭,一概用夏正。”于是依从顾和的议论。这个月的辛末日,祭祀南郊。辛巳日,祭祀北郊。皇帝都亲自奉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