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谦让的。现在皇帝陛下的功勋比历代君主都高,德操无与伦比,宏规盛绩,功业崇高,本不是我们所能详细评说的。然而皇上圣明的诏令,…再表示谦让,屡次都自我贬抑,时机已到却不顺应天意,推让美德而不自许,使我晋朝的盛大典礼空缺,阻碍了天地神明款诚的期望,使得我大晋的典谟训诰之政教,与五帝、三王的风韵不同。我们实在不敢遵奉皇上的韶令,请求按照我们先前所上奏的施行。”皇帝下诏令说:“现在正应当共同弘扬治道,以使政绩康泰。暂且等待到将来再举行大礼,现在不要再纷纷议论了。”
太康元年冬季,王公和主事官员上奏说:“从古代以来圣明的帝王,有四海之广,在著名的山岳封禅,记载在史籍裹的有七十四位君主。虞忧、夏叠得天下之后,巡狩四岳,亲自施行他们的政道。《易经》裹记载‘体家人民省视四方’,《礼》书裹记载有‘向天帝享祭以告成功’,《诗经》裹说‘登上那高山,这些都是记载在典册中的。旦塞王为西伯的时候,服事殷朝,周公以自己的封邑垦国为因天子的屏藩,列于诸侯的地位,他有时在岐山享祭,有时在泰山祭天。衹因为有圣德,就可能举行封禅祭天的礼仪。从那之后,功德浅薄而越礼举行祭天仪式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的谧号也传扬不息,直至今天。便何况我们的高祖宣皇帝始建王朝基业,海外都得到治理;世宗景皇帝继续建立宏大的功业,使华夏和平安宁;太祖文皇帝接受天命建立置勉,荡平蜀选;皇帝陛下你应运而起,统一了天下四方,布德泽于民众,声威震动于辽远无边的地方。从前选朝沦落,呈、蜀鼎立,战争爆发至今,已将近有一百年了。险绝的边远地区,不同风俗的地区,人民困厄绝望,以为处于治道之外,造日子已经很久了。帝业的昌盛,使四个世代以来重布光明,逞凶而不顺服的寇贼,经两世便被平定。如果不是皇上聪明神武,如果不是皇上在天时到来之前行事,而天意也不违背皇上,又有谁能像这样达到崇高无比的成功呢我们得到千载一时的幸运,遇到这样的机会,能够亲自遵从圣明的教化,亲自目睹太平盛世,至公无私的美德,无可推让。应该效法以前的朝廷,效法古时的圣王,到泰山刻石颂德,行封禅礼以告成功,弘扬礼乐制度,端正明堂、辟雍、灵台的典制,扬名于万世,以光宗耀祖。因此怀着厚望,敢冒死上奏。请通告太常草拟礼仪。”皇上又下诏令说:“所奏议的确实是前代帝王们的盛事。当今是不可以如此的。即此回答,今后应停止这种议论。”
宋人祖在位时间长久,有意举行封惮仪式。他派遣使者循行泰山的旧路,下诏令让学士山谦之草拟封禅的仪式.后来因为北方敌军南侵,六州的土地荒毁,宋太祖想举行封惮的意向才搁置下来。
世祖大明元年十一月戊申日,太宰江夏王刘盏苤上表说:“皂天称誉正道,开始实行揖让的礼仪。直到晋朝,虽然继续发扬前代事业,然而旧时的事迹已沦落废弃,没有记载在史册上的,岂能全部都书写出来。继承了帝位,建树了旌旗,传播风教名声,演奏乐曲,自从无怀氏以来,可以传扬不朽的,共有七十四位君主。没有深仁厚义,道德便灭绝,缺少仁义,风气浮薄而道德便得到宣扬,在钟律出现之前,在很久远的时代,人们已难得知晓。《九丘》、《八索》所记载明白的,它的遣辉还存在。因此《易经》裹说圣君在天时出现之前行事,天意也不违抗他,在天时出现之后行事,是尊奉天时。大抵唐尧帝、疆壶、曼昌以及直曲、台目的君主们,没有不是遵循这一治道的。因此风俗教化很和协,光照于后世。酉选的彦担,塞选的光武壶,也继续实行以前的法则,顺随百姓的愿望,听取众人的歌颂,坐着帝王乘坐的车舆,在梁父山刻玉致祭.用善美的言词宣称,向皇天上帝报告成功。何况我刘宋朝廷祭告唐尧、虞舜,承接丁纯正的德泽,山龙为主开启祥符,金玉出现显示瑞兆,神异的华彩出现在整个区域,紫色的祥云荫盖着邦土,上帝赐下冕服是得帝位的征兆,纹豹奔赴天命的期会。这实在是两位先祖九泉之下的欢庆,是先皇后的阴福。治道为轩辕黄帝及尧帝以来之冠,恩惠深而化育了万物;然而却仍然坚持俭约,不提封惮的事,四海之内的人私下裹都为之惭愧。我听说衹有皇帝才能配享宗庙,祭祀天神,因此能对上稽考天道,光照百姓,协和苍穹,接受这样的大福。高祖武皇帝的圣明与日月齐同,光辉普照天下八方,拯救了沦丧的晋朝,救济了动乱不堪的人世,把祸乱平定使人民安宁,顺应天时,接受天命,他至美至善的品德使海协和,他的威势震撼了沙漠之外的地区。太祖文皇帝圣体仁厚,继承前代的功业振兴礼教,端正了乐舞,制订了历法,他的圣明旷达与神明相通,他那深厚的恩泽荫盖着朝野上下。陛下的仁孝著名于世,陛下的武德出众,遭遇国家艰难困苦的厄运,三才泯灭,于是五洲神龙腾飞,江河之上丹凤翱翔,身为八百诸侯的先导而赴会师之期,出现在人鬼之外,牙旗顺应吉庆的彩云而建树,威风在显达发迹的时期显耀,亲自消灭了为凶作逆之徒,亲自扫清阴霾,天地开始更新,普天之下的男女又获得新生,难道可与那些继承帝业,拓展和恢复夏禹的疆土,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君主们,同曰而论吗现在神龙和瑞麟已经出现,凤凰已经飞来,连理李树已结果实,菁茅已经茂盛,彩云已降落到宫廷台榭,露珠已出现在禁苑裹,嘉禾在殿屋中结穗,连根合干的树在御园墙垣之内成长,它们都在离宫中显露异质和风辨,在兰苑中植根。至于白色的兽毛黑色的纹彩,白色的翼羽赤色的羽绒,山岳流泉的瑞兆,草木金石的祯祥,邦畿之内的人赶了遥远的路途前来谒见进言,乘驿马急速奔赴而来奏请,辉煌万般,实在不可尽言。天下太平的瑞应,这时已是很多很多的了.陛下应该顺随天上人间的一片至诚,遵循先王的典则,准备万乘车舆,整饰帝王乘坐的法驾,到泰山举行封禅的礼仪,在泰山脚下瘗埋瑞玉,延请王子乔、赤松子等仙人到束厢房,诏令征召仙人韩众、岐伯到西厢房,指挥天帝的守门人,让他们开启殿门,拜谒天宫,朝见太一天神,奏《钧天》大乐,咏唱《云门》乐舞,赞扬苍穹,颂声超过远古时期,这是多么盛美啊我愿意命令宗伯,草拟好造盛典的仪式。”皇帝下诏令说:“太宰如此盛情表奏。古代的圣王,永远保有大名,常常被称誉,都是由于这种典制。我遇着皇家多难,进朝廷继承帝位,德行浅薄,功勋微小,我常常不能安睡,心碎惭愧,近来麟凤都显现祯祥,茅和嘉禾都同时出现瑞兆,虽说符瑞已经显现,但我惭愧之心仍然深重,希望能继续发扬先王的心志,拓清中原,行礼拜谒神明,我将会努力去做。”
四年四月辛亥,主事官员上奏说:我听说帝王即位的时候,一定要考察风俗以确立教化;已居帝王之位的人,一定要汲取当世的舆论而提出施政纲领。因此历代的列位圣王,都遵循了这个法则。元勋最崇高的功业,没有分明记载以显赫,他遗留下来的卓著业绩,也消失而没有记载。如果是谧号彰显事迹得到传扬,那么就会记载他的名声和风采,得以征考当时的传闻。自周朝、选朝以来,其流风余韵依然存在,留下的荣耀和光辉,连绵不绝地映照于史册。虽然年代相隔久远,历代精华更替,仍然能够呈金彩,颂德泽,铭刻事迹熏染后人,铭刻德泽以光照久远。然而今天遥祭祝颂四方山川的礼仪还没有举行,泰山曰观峰封惮的礼仪也已停止,岂不是使神明的业绩难于被崇仰,创建基业的功迹容易被泯减吗?从此之后,直至近代的帝王,总是想光大帝王之位,审慎保持声威。哪里衹是静默地实行文治,深沉地统治人世而已呢?应该以为封禅文书和封禅礼仪不是虚妄,遇雨击则恕神,让淳厚的庇荫再次树立,怎么能在紫色的祭坛前肃敬,在竹制的祭宫前凝望伫立,流散的火光投向郊野,流星奔出星座。国家基业刚刚奠定,应神灵定年号,以美德振起废弛的纲维,以功勋拯救了沦落的法度,材王的恩德流芳,功业深厚润泽,法度能长保国家的治理,谋划周密建树了未来的远景。
太祖文皇帝开始遇上大好的时运,他那崇高的威望震撼了边远之地,采风谣调乐舞,集礼仪宣法度,光耀祖宗,治道重现昌明。圣明的皇上在诸侯之位上接受天命,翱翔奋起冲向天漠,月亮停止照耀,光华停止出现,冲动之时,有如大风之迅猛,澄清海、岱的妖气,开拓中原的光明,消失的神明冉次显灵,失色的苍天重现光辉。太子定位而更加贤明,诸侯贵臣荣盛而列位。因此祥瑞辉映昌盛的基业,飞雁传送篆字书写的帛书。加以整肃朝列等待礼仪的举行,修饰完善礼仪制度,综合纂集散乱的礼文,搜集并传布遣佚的有关礼仪的记载,在郊祭之宫献玉,在北峙进奉玉珪以祭天。祥光会集于太庙,土地润泽农事佳吉,到了听阳时节,礼敬河川山丘,以天子声威巡行视察,显耀威武安定中原,史册流传着对他的咏颂,人民称赞他的风雅。于是巡视北方,声威震响,历代的酋长,诚心顺服仰望朝廷,藩国的村长,以其贤王入朝奉侍,异地风气奇特的人民,奉行风俗而还乡,异域民族不同礼俗的人民,变音革状,边境上再没有缣帛书写的紧急文书,烽火也已很少点燃。泰山生灵气,童回出国宝,高丘沉鼎,于泗水中捞取,云天高山,饰彩天际,飞鸟走兽,流连于禁苑宫垣,鳞甲鱼群,翻舞在川流之中,美泉清澈,映照河水之源,因此波涌于外关,云烟升腾于内泽。至于白趾青羽之鸟,黑纹朱彩之禽,日曰月月在畿郊,择木栖息而和呜。加以华露升腾于毫轩,稀疏的云彩掩映楼阁,箍丞、墨丛孳长萌芽,移华于深禁之中。山车伫立等待,比翼之鸟展翅,比之鱼泳流,江茅生长茂盛。校书之人,恭谨地秉笔修饰辞藻,济、代等地的藩王,献出封邑以致礼。这难道不是神明协和祥气昌盛,众物呈瑞祥云普照,蒲轩龟轸,甘泉淳芳。
太宰江夏王刘义恭体味圣典遵循经义,引据先王的精粹,依循古代的法典,博通图书秘籍,熟悉珍藏的典籍,他的表奏以为皇上往日建立功勋,圣德光耀炎帝和太吴,应该祭泰山告成功,发布文书致达天门,以显扬冠首的盛名,传播声威。然而皇上以谦逊之道为首事,没有举行揖拜之礼,将使天地神灵不能显耀,潜藏的瑞物不能按时出现,凿一生丛没有举行盛大祭祀的景象,介丘山没有祭告天帝的声音。加之西域深泉之野,进献享有盛名的驷马,肃慎之乡,奉献坚利能穿铁的楛木之矢,神明再次显灵,珍奇的符瑞一同赐福。陛下的谟诰周详该博,显扬了美好的典章,取据圣灵,使声名和业绩增光,选取吉日考察古礼,整肃警卫,儒士僚佐展示其宫职,礼官协理仪典,悬垂的绫饰动音,洪钟振起节奏,向南之路整肃设卫,正途沿线清道设禁。于是整理随身的佩玉,理正冕冠前后垂悬的玉藻,凤凰定音律,乐奏和谐,以缀有比照百物的文彩,显耀庄重的服物。光辉照耀天神的阵伍,华彩映照天神的行列,翠羽车盖庇荫,羽葆华盖映照。于是下诏令让官府联事掌管祭祀,宾客赞礼,乐器预先悬挂,钟磬和润呜奏。命令五方之神排列,开启九重天门以集合神灵,卫士警戒云开见天,事先让雨神清洒道路。彩霞凝聚而成阙,烟云升腾而成宫,高台覆盖着霞光,坛台浮涌起白雾。于是到临坛中。备置丰盛的礼物,天帝降赐祥瑞,长久保全皇家的基业,谷中发出神祇的福音,山中传出赞誉。然后察辨年龄慰问长老,采集进献民间诗歌,用以观察民风民俗,返归后享祭神灵,献祭太庙。光美的盛德,显耀万古;深广的业绩,永世流传.难道不是很伟大吗!
我们生逢盛世,谨慎勤勉于政治清明的时代,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不足于论说圣道.况且典章制度已湮没,时代逝去,现在征集前代典制遣文,表述明白训诰之本义口口口口造访邹、鲁先圣之地,撰写封禅玉册及堙玉的礼仪,起草竦石及绳金的仪礼,和润的芝草和美玉,镑刻玺印以祭祀。我们惧怕没能遵奉皇朝善美的仪制,不能弘扬皇朝的典则。恭谨地将所撰写的仪则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