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凤等败退之后,沈充率领其党羽回到吴兴,官军随后追赶,郡县都受到践踏。沈充父子被杀,他的党羽被诛的有数百人。逭就是歌谣中说的“扬州破换败,吴兴覆瓿龇”瓿甄是一种瓦器,比瓯小。
晋明帝太宁初年,童谣唱道:“恻力恻力,放马山侧。大马死,小马饿,高山崩,石白破。”明帝驾崩,成帝年幼,被苏峻逼迫,迁徙到石头,供给的御膳不足。“高山崩”,指苏峻不久即死;“石”是指苏峻之弟苏石,苏峻死后,苏石据守石头,不久就被朝廷诸公击破。
晋成帝末年,民间流传歌谣说:“躇磕何隆隆,驾车入梓宫。”过了不几天,皇上就驾崩了。晋成帝咸康二年十二月,河北民谣说:“麦入土,杀互虚。”后来事情正像民谣所说的那样。
庾亮初出京城镇守武昌,行至石头,百姓在岸上唱道:“庐公上亘媪,翩翩如飞鸟。座公回握业,白马牵旒臃。”又说:“庾公初上时,翩翩如飞鸟。尘公回握丛,白马牵流苏。”后来朝廷连连征召尘台都没有回京,到庾亮死后,他的灵柩才送回京城安葬。
庾义在吴郡时,吴中童谣说:“宁食下湖荇,不食上湖莼。座、呈没命丧,又杀王领军。”没有多久,庾羲、王洽相继而死。
晋穆帝升平年间,孩童们忽然在路上唱着“阿子闻”,曲终就往往说“阿子汝闻不”没过多久壁壶驾崩,太后哭!墟说:“阿子你听见了没有?”升平末年,民间忽然流传起廉歌。有个名叫扈谦的人听到廉歌,说:“廉的意思是临。歌词说‘白门廉,宫廷廉’,内外都要临,都要哭吊,国家恐怕有大的不幸吧。”不久,晋穆帝驾崩。
晋哀帝隆和初年,孩童们唱道:“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但公入互题,陛下赤脚跑。”哀帝听到这歌十分厌恶,又更改年号叫兴宁。百姓又唱道:“虽又改兴宁,也还是不能赖以生存。”塞壶不久就驾崩了。丑平五年,穆帝崩。不满斗,意思是不到十年。
晋海西公太和年间,民间歌谣说:“青青大路杨,白马紫游缰。你不是皇太子,哪能得到甘露浆。”置五行属金,而白色代表金;马是国姓;紫是侵犯正色的颜色,歌词说是用紫色间杂红色。迤厘公不久就被废黜,海西公的三个皇子并不是他自己的儿子,一同被杀死,是用马缰绳缢死的。他们死的第二天,南方贡献甘露。太和末年,童谣说:“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海西公被废黜之后,他居住在吴,百姓在他门前犁耕,种植小麦,全像童谣说的那样。
晋海西公生皇子,百姓唱道:“凤凰生一雏,天下人人喜。本说是马驹,今正成龙子。”歌词很美,但含意微妙。海西公不能行房事,于是他命自己的侍臣鱼蓝与妃嫔交媾,生下孩子就当作自己的儿子。
桓石民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明,百姓忽然唱“黄昙子”曲终又说:“黄昙英,扬州大佛来上塱。”不久桓石民死,王性任荆州刺史。“黄昙子”正是王性的字。旦区小字壹达,造就是“大佛来上明”的意思。
太元末年,京口民说:“黄雌鶸,莫作雄鶸啼。一旦去毛衣,衣被秽杂集。”不久王恭起兵诛讨王国宝,旋即被刘空之击败。
司马道子在塞应堆造土山,取名为灵秀山。不久逐墨作乱,两次践踏盒稽。会稽是司马道子的封地。灵秀是孙恩的宇。庾楷镇守历阳,民摇唱道:“重罗犁,重罗犁,刺史南上无还时。”后来庾楷南去投奔桓玄,被桓玄诛杀。殷仲堪在荆州,童谣说:“芒笼口,绳缚腹。殷当败,桓当复。”没有多久殷仲堪失败,桓玄占有荆州。
王恭镇守京口,举兵诛讨王国宝,百姓中流传歌谣说:“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天公诛谪汝,教汝捻喉咙。喉咙哑复哑,京口败复败。”“昔年吃白饭”,是说以前得志。“今年食麦麸”,麸是粗秽的东西,精华部分已经提取去了,这是指将要失败,天公将要加以谴谪而诛除。“捻喉咙”,指气不通,这是死的征兆。“败复败”,是反复强调恳切之辞。王恭不久死去,京城广为流行咳病,而喉咙都嘶哑了。王恭在京口,民间忽然流传说:“黄头小人欲作贼,阿公在城卜,指缚得。”又说:“黄头小人欲作乱,赖得金刀作藩捍。”“黄”字的上半截,正是“恭”字的头。“小人”是“恭”字的下半截。不久,事情正像歌谣所说的那样。
晋安童隆安年间,百姓中忽然流传《懊恼歌》,歌中有“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抱”这样的话。桓玄篡居帝位之后,讨逆义军在三月二日扫荡叛贼,平定京城,桓玄伪皇宫中的宫女以及叛党家中的子女伎妾,全都赏赐给军人。东到匦、越,北至进、回,人人都获得赏赐。时令正是草生长,可揽结的季节,事情是叛贼家的女子可揽抱,确实是真的。
桓玄篡位之后,童谧说:“草生及马腹,乌啄铭目。”担桓玄逃到江陵,五月中旬被诛,正是童谣中“草生及马腹”的日子。
但玄称帝时,民谣流传说:“征钟落地桓进走。”“征钟”是最肮脏的衣服;“桓”是四体最下端的称呼。但塞从臣下之位而居于君上之位,就如同征钟却加进了歌谣的内容,下体却被百姓口中吟咏。而说“落地”,是坠落地下的征兆“进走”这话,就有很清楚的应验。
司马元显当政时,民间流传一首诗说:“当有卜一口,当为兵所伤。木亘将北渡,逃入浩浩乡。”又说:“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逭诗说是襄阳道人竺昙林所作,很多人吟唱,在天下流布。孟颛解释这首诗说“十一口”,象征桓玄的“玄”字。“木亘”,是“桓”字。桓氏将要全部逃向关、洛,所以说“浩浩乡”“金刀”,是“刘”字。倡议讨逆的诸公多姓刘。“娓娓”,是华美强盛的样子。
桓玄得意的时候,童谣说:“长干巷,巷昼王。今年杀郎君,明年斩诸担。”到担玄逃跑时,众多姓担的人全被诛除。郎君,指司马元颢。
晋安帝义熙初年,童谣说:“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那时候,官家供养卢龙,用高官厚禄赐给他以示恩宠,把大州交给他,供养他已是最为优厚了,但卢龙不能记住朝廷的恩德,竟然发兵向朝廷进攻,最终竟变成了朝廷的仇敌。卢龙叛乱的时候,当时人追忆童谣中“芦生不止自成积”这话,厌恶其中有“成积”之语,有见识的人说:“刈割然后堆积,又点火来烧,是草的最终命运。砍伐然后堆积,又把它作为柴草,也正是芦荻的最终命运。卢龙势力达到极盛之后,也要把他芟除而堆积。”卢龙全力调集他的兵力,尽力扩充他的船舰,最终还是被消灭,死人的尸体如草似的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