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令。另见。
厌次令,前漠时名富平,明帝时改名,属平原郡,《晋太康地志》属乐陵郡。
泾沃令,前汉属千乘,后汉时无此县。包志说是魏国时设置的,应当是魏时重新设立的。《晋太康地志》属乐陵郡。
魏郡太守,汉高帝设置。二汉时属冀州,魏、晋时期属司隶校尉,江左时屡次撤销,宋孝武时又侨置魏,鱼压志无魏塑。领八县。产六千四百零五,人口三万三千六百八十二。
魏令,汉代旧县。
安阳令,《晋太康地志》有。
蛆越令,汉代属东郡,晋属平原。
博平令,汉代属东郡,晋属平原。
肥乡令,《晋太康地志》属广平郡。
蠡吾令,前汉时属涿,后汉属中山郡,《晋太康地志》属高阳郡。孝武帝开始设置时,属高阳,大明七年改属。
顿丘令,另见。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流民归顺朝廷,孝武帝孝建二年设立顿丘县。
临邑令,汉属东郡,晋属济北。孝武孝建二年,与顿丘同时设置。
河间太守,汉文帝二年,分割赵国而设置。江左时屡次撤销,宋孝武帝又借地重置回间郡,何旦志无。领六县。户有二千七百八十一,人口一万七千七百零七。
乐城令,漠代旧县。
城平令,前汉时属勃海,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河间郡。
武垣令,前汉时属涿,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河间郡。
章武令,二汉时属勃海,《晋太康地志》属章武郡。东晋建国,属广川郡,孝武帝大明七年改属回厘郡。
南皮令,汉代旧县,属勃海翅。孝武帝开始设置时属勃海郡,大明七年改属河间郡。
阜城令,前汉时勃海郡有阜城县,《续汉书》安平有阜城县,注云“原先的故昌” 汉信值都郡有昌成县,不知道哪种说法对。
顿丘太守,另见。江左时屡次撤销,孝武帝时又借地重置顿丘郡,何氏志无顿丘。领四县。户一千二百三十八,人口三千八百五十一。
顿丘令。53g。
卫国令,《晋太康地志》有。
肥阳令,何氏志以前无记载。
阴安令,二汉时属魏,魏属腥阳平,晋属堕顿丘。
高阳太守,高阳,前汉的县名,属涿,后汉时属河间。晋武帝泰始元年,分涿设范阳,又属。后来又分割范阳设高阳。江左时屡次撤销,孝武时又借地重置,何志无直盐。领五县。户二千二百九十七,人口一万四千七百二十五。
安平令令,前汉属涿,后汉属安平,《晋太康地志》属博陵。
饶阳令,前汉时属涿,《续汉书》安平郡有饶阳县,注云“旧名垄县,属逐郦”按《地理》;涿有饶阳县,无饶县。
鄴令,汉代旧县,隶属魏郡。江左避鉴愍帝讳,改称临漳。孝武帝开始设置,属魏郡,大明七年改属。
高阳令。已见前。
新城令,前汉时属中山郡,后汉属逐郡,《晋太康地志》属高阳郡,又称北新城。
勃海太守,汉高帝设置,隶属幽州,后汉、晋伐属冀州。江左未设置,孝武帝时又借地重置,何志无。领三县。户一千九百零五,人口一万二干一百六十六。
长乐令,是晋代的长乐郡。可能是东晋时撤郡为县,到此时又恢复设置。
蓚令。另见。何志上属广川。徐志上属。重合令,汉代旧县。
司州刺史,是汉代的司隶校尉所管辖的地区。自从东晋偏安江束以来,司州就沦陷在胡寇手中,虽然在永和、太元年间曾短暂地收复,晋的政权又及于司州,但分别在太和、隆安年间又相继陷没。刺史、郡守等官员的责任,也就仅仅具有象征罢了。县邑户口的具体数目都不得而知。武帝北伐乎定了虎牢关、洛阳,河南一带终于得到安定,设置司州刺史,治所在虎牢关,领河南、汉代旧郡。荥阳、晋武帝泰始元年,分割河南设立。弘农汉代旧郡。三个掌管有实际土地的郡。河南郡领有洛阳、河南、巩、缑氏、新城、梁是汉代旧县。河阴(《晋太康地志》有)、陆浑(汉旧县,属弘农,《晋太康地志》属河南。)、东垣(二汉、《晋太康地志》、何有垣县。)、新安(二汉属弘农,《晋太康地志》属河东。)、西东垣(新立)凡十一县…荥阳领有京、密、荥阳、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成皋都是汉代旧县。属河南郡。一共九县。弘农郡领有弘农、陕、宜阳、黾池、卢氏都是汉代旧县。曲阳前汉时属东海,后汉时属下邳,《太康地志》无曲阳。一共七县。三郡合计二十七县,一万六千三百零六户。又有河内、汉代旧郡。东京兆京兆另见雍州,东京兆是新设置的。两个暂借地重置的郡。河内郡的治所寄设在河南,领有温、野王、轵、河阳、沁水、山阳、怀、平皋、都是汉代旧名。朝歌二汉时属河内,《晋太康地志》属汲郡。晋武太康元年开始设置。一共十县。东京兆的治所寄设在荥阳,领有长安、汉代旧县。万年、另见。新丰、另见。蓝田、另见。蒲阪二汉、《晋太康地志》属河东郡。一共六县。合计十六县,一千九百九十二户。少帝景平初年,司州又陷落在北虏手中。文帝元嘉末年,暂借地重置汝南,不久也撤销。明帝又在南豫州的义阳郡设置司州,渐渐成为实际管领土地的州。领四郡,二十县。距京都水路二千七百里,陆路一千七百里。
义阳太守,魏文帝设置,后撤销,晋武帝又设置。《晋太康地志》、《永初郡国志》、何氏志都说隶属荆州,徐氏志则说属南豫州。明帝泰始五年,改属郢州,后废帝元徽四年,隶属司州。领七县.户八千零三十一,人口四万一千五百九十七。
平阳侯相,前汉时无,后汉时属江夏郡,称作平春,《晋太康地志》属义阳郡,县名是晋孝武帝时改。
鄳令,二汉时属江夏郡,《晋太康地志》属盏厘,都称作垫,音盲。《永初郡国志》、何氏志都作郾。
钟武令,前汉时属江夏郡,后汉、《晋太康地志》无,《永初郡国志》属义阳郡。
宝城令,孝武孝建三年,分割鄳县而设置。
义阳令,《晋太康地志》有,后撤销。孝武孝建三年,分割平阳县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