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六(4/10)

名。

高密太守,汉文帝分齐为胶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 并北海,晋惠帝又分城阳立(城阳郡,前汉有,后汉无,魏复分北海立。);宋孝 武并北海。领县六,户二千三百四,口一万三千八百二。去州陆二百;去京都陆一 千六百。

黔陬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莱,《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淳于令,二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高密令,前汉属高密,后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夷安令,前汉属高密,后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营陵令,二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昌安令,汉安帝延光元年立,属高密,后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平昌太守,故属城阳,魏文帝分城阳立,后省,晋惠帝又立。领县五,户二千 二百七十,口一万五千五十。去州陆二百;去京都陆千七百。

安丘令,二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琅邪。

平昌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东武令,二汉属琅邪,《晋太康地志》属东莞。

琅邪令,二汉属琅邪,《晋太康地志》无。

硃虚令,前汉属琅邪,安帝永初元年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城阳。

北海太守,汉景帝中二年立。领县六,户三千九百六十八,口三万五千九百九 十五。寄治州下。

都昌令,汉旧县。寄治州下,余依本治。

胶东令,本胶东国,后汉、《晋太康地志》属北海。

剧令,二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琅邪。

即墨令,前汉属胶东,后汉、《晋太康地志》属北海。

下密令,前汉属胶东,后汉、《晋太康地志》属北海。

平寿令,汉旧县。

东莱太守,汉高帝立。领县七,户一万一百三十一,口七万五千一百四十九。 去州陆五百;去京都二千一百。

曲城令,汉旧县。

掖令,汉旧县。

扌弦令,汉旧县。

卢乡令,汉旧县。

牟平令,汉旧县。

当利令,汉旧县。

黄令,汉旧县。

太原太守,秦立,属并州。文帝元嘉十年,割济南、太山立。领县三,户二千 七百五十七,口二万四千六百九十四。去州陆五百;去京都一千八百。

山茌令,汉旧县,属泰山。孝武孝建元年,度济北。

太原令,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属泰山。

祝阿令。(别见)

长广太守,本长广县,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莱,《晋太康地志》云故属东莱。 《起居注》,咸宁三年,以齐东部县为长广郡。领县四,户二千九百六十六,口二 万二十三。去州五百;去京都一千九百五十。

不其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莱,《晋太康地志》属长广。

长广令,前汉属琅邪,后汉属东莱,《晋太康地志》属长广。

昌阳令,晋惠帝元康八年,分长广县立。

挺令,前汉属胶东,后汉属北海,《晋太康地志》属长广。

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后省。义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文帝元嘉九年, 又分青州立,治历城,割土置郡县。领郡九,县五十,户三万八千七十六,口一十 八万一千一。去京都陆二千四百。

广川太守,本县名,属信都,《地理志》不言始立。景帝二年,以为广川国, 宣帝甘露三年复。明帝更名乐安,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晋武帝太康五年,又改 为长乐。广川县,前汉属信都,后汉属清河,魏属勃海,晋还清河。何志,广川江 左所立。又有蓚县(前汉属信都,后汉、晋属勃海。),而无广川。孝武大明元年, 省广川之枣强(前汉属清河,后汉、晋江左无。)、勃海之浮阳、高城(并汉旧县), 立广川县,非旧广川县也。属广川郡。领县四,户三千二百五十,口二万三千六百 一十四。去州陆一百六十;去京都陆一千九百八十。

广川令。(巳前见)。

中水令,前汉属涿,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河间。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间割 度。

武强令,何江左立。

索卢令,何江左立。

平原太守,汉高帝立。旧属青州,魏、晋属冀州。领县八,户五千九百一十三, 口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七。

广宗令,前汉无,后汉属钜鹿;《晋太康地志》属安平;《永初郡国》、何无; 孝武大明元年复立。

平原令,汉旧县。

鬲令,汉旧县。

安德令,汉旧县。

平昌令,汉旧县。后汉无。《晋太康地志》曰西平昌。

般县令,汉旧县。

茌平令,前汉属东郡,后汉属济北,《晋太康地志》属平原。

高唐令,汉旧县。

清河太守,汉立,桓帝建和二年,改曰甘陵,魏复旧。何有重合县(别见)。 领县七,户三千七百九十四,口二万九千二百七十四。去州一百一十;去京都陆一 千八百。

清河令,二汉无,《晋太康地志》有。

武城令,汉旧县,并曰东武城。

绎幕令,汉旧县。

贝丘令,汉旧县。

零令,汉旧县,作灵。

鄃令,汉旧县。

安次令,前汉旧县,属勃海,后汉属广阳,《晋太康地志》属燕国。

乐陵太守,晋武帝分平原立。旧属青州,今来属。领县五,户三千一百三,口 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一。去州一百四十;去京都陆一千八百。

乐陵令,汉旧县,故属平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