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天并皆原免。
初,河东人商玄石为晦参军,晦为逆,玄石密欲推西人庾田夫及到彦之从弟为 主,田夫等不敢许。知玄石独谋不立,遂为晦领幢。事既平,恨本心之不遂,投水 死。太祖嘉之,以其子怀福为衡阳王义季右军参军督护。晦走,左右皆弃之,唯有 延陵盖追随不舍。太祖嘉之,后以盖为长沙王义欣镇军功曹督护。
史臣曰:谢晦坐玺封违谬,遂免侍中,斯有以见高祖之识治,宰臣之称职也。 夫孥戮所施,事行重衅,左黜或用,义止轻愆。轻愆,物之所轻;重衅,人之所重。 故斧钺希行于世,徽简日用于朝,虽贵臣细故,不以任隆弛法,至乎下肃上尊,用 此道也。自太祖临务,兹典稍违,网以疏行,法为恩息,妨德害美,抑此之由。降 及大明,倾诐愈甚,自非讦窃深私,陵犯密讳,则左降之科,不行于权戚。若有身 触盛旨,衅非国刑,免书裁至,吊客固望其门矣。由是律无恆条,上多弛行,纲维 不举,而网目随之。所以吉人防著在微,慎大由小,盖为此云。
部分译文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他祖父谢朗,是晋朝东阳太守;父亲谢重,是晋朝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去世得很早。
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后,高祖问刘穆之:“孟昶的部属中,谁适合到我的府中?”刘穆之推荐了谢晦。于是高祖便叫谢晦当太尉参军。一次,高祖审讯犯人,当天早晨刑狱参军病了,高祖叫谢晦代理。在车中,谢晦一看审讯的记录,便马上作出判决。相府中的事务特别多,狱中的犯人也很多,谢晦随问随答,竟无一点错误。高祖非常惊奇,当天便任他为刑狱贼曹,又转任豫州治中从事。义熙八年(412),朝庭按地域划定郡县,叫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升为太尉主簿。谢晦随同高祖征讨司马休之。当时徐逵之战败被杀,高祖十分愤怒,要亲自披挂铠甲上岸作战,将领们都极力劝阻,高祖不仅不听,反而更加愤怒。谢晦上前抱住高祖,不让他上岸。高祖说:“你不放手我便杀了你!”谢晦说:“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但是不能没有了你明公,谢晦死了又有什么呢?”此时恰好胡藩已登上江岸,敌人退走,于是高祖才作罢。
谢晦风度翩翩,善言谈,有风趣,眉目清秀,鬓发如漆。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高祖对他非常喜爱和欣赏,其他官员们是远远赶不上的。谢晦随同高祖出征关中、洛阳,高祖把里里外外的重要事务都交给他办。刘穆之派人来向高祖报告情况,谢晦往往要提出不同的意见,刘穆之恼火地说:“你谢晦不知有没有回来之日?”高祖想用谢晦为从事中郎,征求刘穆之的意见,刘穆之坚决反对。因此刘穆之在的时候,谢晦一直没有能升官。刘穆之去世的消息传来,高祖哭得很伤心。谢晦当时正值班,听说后非常高兴,并亲自到帐内落实刘穆之的死讯。当日高祖便签署命令,升谢晦为从事中郎。
宋国国府开始建立时,谢晦任右将军,不久又加官侍中。高祖称帝,在石头城中登基,坐着皇帝的车子进入宫殿。谢晦率领巡逻军队负责高祖的警卫工作。随之他又升为中领军,侍中还照旧。因为是开国功臣,谢晦被封为武昌县令,食邑二千户。永初二年(421),谢晦带着玺印去给镇西司马、南郡太守王华封爵,却误把爵位封给了北海太守王球,因此,高祖便免去了他的侍中职务。
不久之后,谢晦又被任命为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仿照晋朝的中领军羊。。的故事,谢晦到宫殿内值班,总管大内警备工作。三月,高祖病重,配给谢晦卫兵二十人,让他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同时服侍自己。少帝即位,加任谢晦为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同辅佐朝政。少帝被废后,司空徐羡之宣布圣旨,用谢晦代理荆州、湘州、雍州、益州、宁州、南秦州和北秦州等七州诸军事,官为抚军将军,兼任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希望叫谢晦在外藩作为援助,这是因为徐羡之等考虑到太祖即位后或许会用其他人,所以才突然有这一任命。其中的精锐部队和老成将领,一概配给谢晦,武器丰富,粮食充裕。太祖即位后,又给谢晦加上使持节,其他的职位照旧。这使谢晦担心不能离开南京,日夜忧思不安。等到他从新亭上路离开南京时,谢晦回顾石头城,欢快地说:“现在总算能走脱了。”不久谢晦又加号卫将军、任散骑常侍,晋封为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谢晦则坚决辞这个封爵。后又赐给谢晦鼓吹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