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所以获得这样结局,我们得以保全躯体,全仗皇恩。希望自己用死效忠皇上以表忠心,根本没想到还留有残余生命。我们的心愿得以实现,背弃反逆,心向正义,那是从古来的应该坚守的节操,但是我们在这活动中并没有贡献什么智力,更谈不上什么功劳,但却多次蒙受皇上的恩德,而且常常比通常的还要优厚。只因那时我正患病,不敢坚决推辞,所以心中非常惭愧,一则在鹊头没有立功,二则没有在新亭建立勋业。到了元凶刘邵被处死,人民神灵获得平安,我请求给自己免去崇高显赫的官职,但皇恩深厚,每每让我做更高更大的官,南蛮校尉,护军将军,旬月间便授予给我。我内心反省自己,这样的官也许会使我不称职,即使我做一个不重要的官职,还怕犯错误,况且是朝中显要官职,是受皇上重视的外藩大官,像我这样的人去担任,定然要辜负期望,即使没什么见识的人也是知道的。所以我多次上告皇上我的实际想法,奏章一篇接着一篇,或者请求辞掉高官,愿当小官,或者愿意做闲官而不想做有实权的官,并且表达心中的真诚愿望,我上奏的文章处处都是这些话。本来我知道这种不识抬举、消极退避行为,必定会触犯法律。去年前年,我多次违犯纪律,本当不能得到宽容,因为任何罪行都应受到惩罚,我不断给朝廷抹黑,更惭愧我的家风。我甘心受到最后的裁决,使别人得以实现他们的心愿。皇上忘掉我身上的过错,可怜我的家门,没有以法律惩罚我,反而尽量保护我,我深深感激皇上的大恩,说到这些怎么能忘掉。皇上又开恩让我获得好处,并且赏赐我今天的官位。当时深感皇上仁惠之恩,手足无措,忘乎所以,不敢接受任命。经过内心反复考虑,加上询访亲戚,认为这是皇上天地般的仁恩,施舍了不要求报答。使我再生的恩德,不应轻易推辞。所以我改掉过去的缺点,改邪归正,对上则为的得皇上照顾,对下的则是保住小人的生命,脱胎换骨,彻底改造。尽管如此我仍不过是蒙受皇恩苟安岁月,到了今年,仍发觉自己无益于朝廷,心中不安,觉得我应该被贬斥,不应有再起的机会。
“臣下我深深希望皇上秉承生成万物的伟大品德,加上成人之美的心意,趁我狂乱还未显露的时候,让我能在光荣时引退,这样朝廷便成就前后的恩惠,小臣我保住好处不消失,辞让功劳是一种高尚品格,但我没有什么功劳,保持朴素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但我获取荣华已经很多。所以希望退休,这个愿望确实值得同情,又加上妻子儿女们和我住在一起,再没其他的累赘,婢女仆从十来人,每年有些收入,逢年过节有一些租税,足以维持生命,加上近来头晕越来越厉害,风寒虚症更加严重,毛孔闭塞不通,营卫经脉更加不畅,心神虚弱,神态衰疲,想我这个身体状况,恐怕坚持不了几年。总之,以国家以个人双方角度看,我的退休请求应该被允许,让我剩下的岁月得以安度。白水在下,明日在上,也没有我的誓言坚决。我希望皇上理解我,同意我的这个请求。”
王僧达文章有怨气,孝武帝下诏书把它送给门下省,侍中何偃因他的文章不恭敬,请求送他到南台御史处理,所以王僧达又被免除官职。
不久,王僧达被任命为江夏王刘义恭太傅长史,临淮太守,又转官太宰长史,太守官职如旧。大明元年(457),升官左卫将军,兼任太子中庶子,又因归顺的功劳,封宁陵县五等侯,大明二年(458)升官中书令。
开始时候,南彭城蕃县人高阇和尚释昙校、道方等相互欺骗蛊惑,吹嘘自己有招致神仙鬼神获得龙凤的吉祥征兆的能力,说他们常听到箫声和锣鼓的声音,他们和秣陵百姓蓝宏期等打算造反,又结交殿中将军苗允,员外散骑侍郎严颂之,司空参军阚千纂,太宰府将领程农,王恬等。打算在大明二年八月一日夜晚起兵攻打宫门,早晨突袭太宰江夏王义恭,再兴兵杀掉各个大臣,让高。。做天子。事情不久便败露了,所有参与的几十个人都被处死。王僧达多次猖狂犯上,孝武帝认为他终究不会改变,便利用高。。的事报复他,下了一道诏书说:“王僧达凭借祖宗余萌,很早便当了大官,轻狂阴险,品行不端,被世人广泛地谈论。恰遇国家中间的动乱,他们全家效忠皇室,朝廷记住他的一点忠诚,原谅他的大错误,给他的全家大小亲戚封官晋爵,他本人蒙受巨大的恩宠。他竟不以职务为意,拿公家的俸禄而有怨言,想得到荆州的刺史官职,打算搞乱扬州地界,公开地派人抢夺,比凶贼还坏,结交反贼,败坏社会风气。我每每宽容他这些罪行,希望他洗去旧恶,谁知他根本没有犬马那样报答主人恩德的胸怀。以致小火成燎原之势,小溪变成江河的规模,于是和高。。等结好苏宝,寻找造反的征兆,观察天变的迹象。等到反贼们被处死,胁从们被审讯,都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时,而王僧达不说实话,想隐瞒他的罪行,希望法官为他开脱。小人不安分守己,经人煽动便是不老实,在人群制造矛盾,他心中怀有巨大野心,一向为朝中大臣们所熟悉,被市民们知晓;我怎么能不以祖宗大业为重,不对他绳之以法。舜帝杀斩邪恶的人,被古书所称道,处死那些图谋不轨的人,被汉代法律所遵循。现在可以把他交给法庭,验明正身绑赴刑场。前太保华容文昭公王弘立功前朝,为先帝等眷顾,怎么能忘掉这些大功,忘掉他的祭祀。王僧达家人亲戚,一律不相关。”在狱中赐王僧达自杀,当时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