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是狮子岩,〔岩洞中的僧人叫见性。〕住宿在狮子岩南面的清泉庵。
初十日由狮子岩往南下行,二里,到湘山寺。由寺东侧进去,登上大殿,寄放了行李。往东半里,进入全州城西门。经过州衙前,出大南门,〔罗江在城门前。〕往东到小南门,〔是三江汇合之处。〕约定船在兴安等候。再次进城,出西门到了寺中,登上大殿,拜了无量寿佛塔。〔无量寿佛在唐朝咸通年间(860-873)成正果,《传灯录》未记载,法号叫全真,因而此州用“全”来起名。肉身在万历初年毁坏,丙戌年(即万历十四年,1586)又被毁,后来又一次被毁。〕塔后有块飞来石。从塔东边走上长廊,西边有观音阁。下到寺中,由寺西溯罗江行一里,登上卷云阁,绝壁下临江流。阁西是一块盘石,一半嵌入江中。绝壁上有一朵莲花,凹入石壁间,白色的花瓣黑色的石崖;有块上有无量寿佛指甲印的岩石,写着六个细点组成的字。又往西,一个山洞面临江流,泉水从洞东侧裂石中流出,名叫玉龙泉。再往西,有一座石峰高高竖立如同把守关口的人一样,上面写着“无量寿佛”四个大字。共行五里,又往西是断桥。又向西十里,越过石规冈。〔石蛆,志书写作石燕。〕南面是龙隐洞,一座小山独立在江上,洞口向西。出洞后往西走,就是秒木渡桥,住下来。桥横跨的水流往东在龙水流出河口,山峰耸秀,相对而立。
十一日由渡桥往西北行,五里是石鼓村,又走兰里是白沃村,过七里冈是寨墟。〔有条大溪自四川岭中流出。〕往北进峡是山川口,行十里是阎家村。又五里是白竹江,在李念嵩家吃了饭。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方有座山十分突兀,间知是钩挂山,它上面又有个金宝顶,非常奇异。起初问一僧人,说:“离金宝顶有六十里。”再问一个人,说:“由四川岭走只有兰十里‘”此时已向西南朝着金宝顶走去,于是返回白竹桥边,溯西北流来的江水而上。五里,进了峡口,两旁的山墙壁样夹住溪流耸立,非常陡峭。-路沿着溪流西北的山崖上行,随着山崖的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十里走出峡谷,是南炯。听说从这里往北走五里洞就到了尽头,可由四川岭到达金宝顶。有一个僧人同行,说:“四川岭的路已经隐没,必须从打狗岭上走,到大竹坪后登山,这才有路石”便跟随他走。由溪上的桥过去往西上岭,有条瀑布在山岭左旁,岭上极其陡峻。共行三十里来到打狗凹,已经天黑,住宿在兴龙庵,庵北的高岭就是金宝顶了。十二日由兴龙庵往西上山,并始时沿着溪岸向北转,〔钩挂山在它的北面,被这座山遮住了看不见。〕三次下走三度上山,三次越过山坳中的山弯,共三里,穿过土地坳,向西远望新宁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是大竹坪。在坪右寻找领路登金宝顶的人,一个人正在插秧,送了我二里地,越过一道岭,又下山一里,到了大鼻山。我于是把行李寄放在山下刘秦川家中。〔兄弟二人都年近八十,妻子的寿命相同。〕他家唯有老年人在家,年轻人已出门。我安置了行李,由村后渡过澳水,溯溪而上二里,本应越岭向西登上大道,错随溪流一直往东上走,二里后路断了.返回到半路上,在草中找到岔道,往西二里,越到岭上,找到南边来的大道,便顺着大道走。往北二里,又登岭,又向北上走一里,是旧角庵的废址。由废址后的丛林中上行六七里,找不到路,回来住在刘家。刘家屋后有条山涧,它上边一里处,山峡高悬瀑布飞流,蜿蜒而下,翠竹修长,岩右回绕,更相掩映。归途中在竹林中采笋子,听到水声找到壑谷,踏着月光返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