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竹实,大的如莲子,小的如大豆。起初连枝带叶地折了装在袖中,到返回时,全部脱落了。从观音竹丛中上少,又走二里,到了宝顶殿的废址,就见石墙如环形,一半倒塌了一半竖立着,而且栋梁颓然腐朽横在地上,只有佛像的头部存留在石香炉中。此时天色刚到中午,四面群山全部显现出来。南面山峰近处的是钩堆山,石崖峭立,向东北的一面好似刀削出来的一般;再南边就是打狗岭,再往南是大帽山,再南面是金宝顶,而金宝顶最高,与北面的山峰不相上下,仰望殿基后的绝顶更高。再从竹丛中向东北上山,那里的观音竹更大而且笋多,又采了些带在身上。〔先前采了放在路边的较细,不能全部担着走,把它们扔了。〕又上走一里来到绝顶。在浓密的丛林中无从四处远望,爬上树踩着树枝看,始终不能畅快观望。随即望见竹狼中现出一块大石如像高台,便登到石上,只见群山历历在目。于是取出饭,与静闻就着裹饭的方巾采断竹枝拨着吃饭。随即向导又到竹林中去采笋,静闻采到了几个竹扰,一朵玉菌,笋黄菌白全都很可爱,我也采到几朵菌。从原路下山,来到刘家时天已经昏黑,便煮菌烤笋吃了饭。
十四日告别刘秦川后动身。随溪流向西下行一里,遇上从大竹坪来的路。又走三里是大源,就见大鼻山西峡的水与村后东峡的水会合,溪上建了桥,顺着桥身有几间亭子,桥叫潮桥。在桥以西是大源村。我前往南宝顶,就从桥东随山涧南行。州里左右,越过木桥,山涧忽然向东折入山去,路往南走出山隘。山涧再次下坠到路东冲破山峡流出来,一连下捣三个深潭:上面的呈方形,瀑布长如布匹;中间一个下凹,瀑布旋转如同倾倒出来一般;下边的又圆又整齐,瀑布均匀地下流如门帘。下面两个水潭都有圆石在中央竖立承接着水流,流水坠入潭中作出的潇徊旋转的姿态尤其特异。又行三里,过了桥是桐初,有水流从南边自打狗岭流来会合,也在水流上架了桥。两条水流合流后流向西南方,就见又有座观音桥跨在水流上。大道从观音桥西越岭出去,我从桥下顺溪流往南走。一里,溪水从西峡中流出去。越过一道岭来到西堰,又往西行四里是陈墓源,有瀑布从东山峡中涌跃而出,与东岭来的溪水合流,有座桥跨在它们会合之处,大道与溪流都往南去。我走过桥,向东登岭而上,这就是涌流的瀑布南面的山岭了。二里,平缓地行走在岭脊上,北望北宝顶岿然屹立,峡中的水流在近处,从打狗岭南面的山崖直逼到山下。南望新宁江江流,远远地从巾子岭横隔在南宝顶的西方。岭脊西南方有座山峰尖尖突起,正位于陈墓源的河口,不久路渐渐通到它下边。二里,往南下岭从山坳中前行。又走二里,越过一座小岭,一里来到苏家大坪,村落居民十分兴盛,都是姓苏的。在苏怀江家吃饭.下午下大雨,怀江坚决挽留,便住在他这里。十五日走过山路。坪侧边有大瀑布冲破山体向西流出,气势非常雄伟,下面形成大溪,往西北在陈墓源的出口处合流、。下午,向东南登上一岭,错往东走去大帽岭的路。于是向西南方转了六里,出了南宝顶,取道桃子坪。打听到上梁住宿的地方,四里路便是。越岭往东来到一处新开垦的田地,有路向南下行隐伏在草中。又一次误走到路东,经历三里险峻的山坡,辩不清方向。不久忽然遇到一个佛完;地名叫挂蟠,离上梁有五里了。此处五里路到快乐庵,再走十里才到南宝顶。因天晚下雨,就歇息在佛盒中。
十六日雨不停,滞留在佛盒中。仅走五里,来到快乐庵。十七日从定心桥卞行到延伸而过的山脊处,寻找莲花瓣裂隙的痕迹,陡削的山崖紧靠在一起,旁边没有别的路径.只得从山脊东面隔着峡谷远望它,裂痕虽然十分深邃,然而上边下垂下面陡削,不是庐舍依托架设道路的去处。于是登上定心石,经过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上飞锡峰的绝顶,返回白云庵。住在白云庵会见了相宗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