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妃传(7/7)

婚,她听说了此事专门告诫家人及亲戚:“各位亲戚遇婚嫁之事,都应该与乡里门户相对者联姻,不得借权势强与他方人家通婚。”她姐姐的儿子孟武还乡后求娶小妾,她又专门下了一道敕文劝阻说:“当今由于战乱,妇女不多,应尽可能地将她们配给前方将士为妻。有权势的人家不能聘娶为妾。各位亲戚在这件事上都务必小心谨慎,不要自取其咎,遭受刑罚。”

黄初五年(224),文帝率师东征,郭皇后留守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连降百余日,城楼多有倒塌损坏。有关的官员奏请皇后移居他处,郭皇后拒绝说:“当年楚昭王出游,他的妻子贞姜留在渐台。长江汹涌而来的时候,使者接王后转移,但急切中忘了带上楚昭王的信符,结果贞姜坚持不走,以至于在洪水中丧生也在所不惜。如今皇上御驾远征,我在后方还没有遇到贞姜那样的危急情况,又何必要转移呢?”群臣闻言无话可说,再也不提请皇后迁居的话。

黄初六年(225)文帝再次督师东征,大军开赴广陵,郭皇后留守谯宫。郭表此时留守负责警卫工作,他想堵水捉鱼,皇后制止说:“这河水是通着运送军粮的河道的,你筑坝截水又需木材,自己的家产不在眼前,只好私自挪用公家的竹木来筑水坝。如今你这位奉车将军所缺少的难道是鱼么?”明帝即位后,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

太和四年(230),明帝下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继而又晋爵为乡侯,增加食邑连同以前所有的共五百户,还封他为中垒将军,封他的儿子郭详为骑都尉。同年,明帝追谥皇太后的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又提升郭表为昭德将军,加金章紫绶,赐位特进。郭表的次子郭训也被任命为骑都尉。后来孟武的母亲(皇太后的姐姐)病故,明帝想予以厚葬,为她修建祠堂。皇太后知道了制止道:“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许多王侯公卿的陵墓被人盗掘了,其主要原因大都在于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文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

青龙三年(235)春,皇太后驾崩于许昌。朝廷按皇太后丧葬的规格为她营造陵墓。三月十一日,将她安葬在文帝首阳陵的西侧。明帝晋封郭表为驸马都尉。

青龙四年(236),明帝发布诏令,改封皇太后的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皇太后的哥哥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分别派出使节捧着朝廷的追封文书,以牛、猪、羊三牲之礼进行祭祀。郭表死后,长子郭详继承了他的爵位,又分郭表的爵号给他的三子郭述,郭述因而也成为列侯。郭详死后,其爵位又传给了他的儿子郭钊。明悼毛皇后,河内人。

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因才貌入选太子东宫。当时明帝还是平原王,对她非常宠爱,进出每每同辇同车。明帝即位做了皇帝后,便封她为贵嫔。

太和元年(227),正式册立她为皇后。她的父亲毛嘉,拜为骑都尉;弟弟毛曾,授以郎中之职。当初明帝还是平原王的时候,曾先纳河内虞氏为王妃。到明帝即位,虞氏却没能被立为皇后,为此她很是伤感和不平。太皇太后卞氏对她加以慰勉,虞氏冲着太皇太后吵闹说:“曹氏从来好立贱人为后,没有过以德取人的时候。然而皇后管理六宫内事,皇帝执掌天下大政,两人的职责本是相辅相承的。如今皇上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也很难说会有好的结果。也许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亡国丧祀,断送祖宗创立的江山社稷之灾呢!”明帝闻知此言大怒,遂将虞氏废还邺宫,永远不再相见。继而擢升毛嘉为奉车都尉,毛曾为骑都尉,日益得宠。不久,又加封毛嘉为博平乡侯,升迁光禄大夫,毛曾为驸马都尉。毛嘉此人本是典虞车工出身,一夜间富贵骤至,身价百倍。明帝传令文武百官到毛嘉家中去饮宴,毛嘉言行显得非常粗鲁无知,开口闭口以“侯身”自称,一时传为笑谈。后来明帝又对毛嘉赐位特进,提升毛曾为散骑常侍。

青龙三年(235)毛嘉死去,追赠为光禄大夫,改封安国侯,增加食邑五百户,连同前面的共达千户,谥号节侯。

青龙四年(236),明帝追谥毛皇后的母亲夏氏为野王君。明帝后来又宠幸郭皇后,对毛皇后日益淡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