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韦贤传(5/10)

都安畅。任命他的小弟弟,建侯封国在楚地;让我们这些小臣子,辅佐楚王要仔细。兢兢业业是元王,恭敬勤俭持续长;赐福万民乐安康,任用辅弼纳贤良。在位将近三十载,基业遗留给后代;后来继位是夷王,能承继遗风。可叹夷王命不长,登基继位是戊王;左右身边诸臣子,正人君子皆栋梁。

为什么我们的大王,却不考虑保守祖宗基业;为什么不想着如履薄冰的艰难,从而继承发扬祖业!国家大事废弛不问,整日游荡娱乐无垠;猎犬骏马漂亮雄壮,东奔西跑前驱后放。一心一意喜兽爱鸟,轻忽农事忘记稼苗。百姓因此而匮乏,大王以此为乐。所弘扬的不是德行,所亲近的不是俊才。衹是扩建苑囿,衹是亲近小人。阿谀奉迎的谄媚之人,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为什么大王对此不予明察分辨!藐视轻慢你的臣子,又一味纵欲放逸。侮辱了你那圣明的祖先,把被削国废黜看得那么轻。

可叹我们大王是汉朝近亲,却不能日夜勤劳以扬祖先美名!肃穆庄严的天子,统治着天下国土;公正贤明的官员,执法严明没有顾虑。端正远方的人要从自己身边开始做起,衹凭恃自己是汉室宗亲肆意横行是十分危险的。哎呀我们的大王,为什么不考虑这些!

不思考不鉴戒,就会使后代没法则可循;失误如此重大,使国家岌岌可危。坚冰形成于微霜,国家崩溃起于懈怠轻慢;看看想想我们的先王,没有不考虑周到的。挽救振兴危亡的国家,最好的方法是王者善于悔过,谁又能违背这一规律;想想以往秦穆公向黄发老人求教,最后终于称霸。岁月流逝,年岁将老;哎!过去那些君子,善于悔过白新,有幸能扬名于后世。大王您怎么样呢,竟然看不到这些!不亲近黄发智者,你为什么不借鉴以往的事例!韦孟在邹地作的谏诗说:卑微的小臣我又老又丑,难道我不留恋自己的官位?是因为我们的朝廷太污秽了我才离去。朝廷应当肃清,那裹应该是英才俊杰聚集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境况,仔细想一想,我害怕这种污秽混乱的状况,还是造就离去吧。

我辞去官位离去的时候,向天子请罪告辞;天子抚恤我,说可怜我年迈体衰。伟大的天子,圣明仁义;准许我辞官,恩义不浅。哎!小臣我难道不怀恋故土?希望我们的国王也许能悔悟,因此我迁居到鲁地。

离开了父辈居住的地方,我一路伤心回顾观望;许多跟随我的徒弟,肩负背扛满路都是。后来到达了邹地,割下茅草盖屋造房;我的徒弟们环绕在旁,盖了房子在我的邻墙。

我搬迁到这里,心里还想念着旧土;梦见了我渎上的故居,梦见我还在朝廷上供职。那梦怎么样呢?梦见我在朝廷上争论政事。那争论怎么样呢?梦见国王暴戾地训斥我。醒来后我原来仍在异乡,我感叹非常;想到我的祖先,我哭得像泪人一般。我这卑微的老人,与旧邦已经隔绝;光彩辉煌的孔于,向我显示他的遣业旧迹。兴盛的邹鲁之地,人们恭遵礼义之道;诵读经书、学习礼乐,很不同于其他地方。我虽然年迈,内心仍十分喜好这事;我的徒弟们十分高兴,也很喜好礼乐之事。韦孟后来死在了邹地。也有人说是他的后代子孙好事,追述先人的志向,而写了此诗。

从韦孟到韦贤共传了五代。韦贤为人质朴,清心寡欲,一心一意做学问,对《礼》、《尚书》都很精通,向人传授《诗》,被称为邹鲁的大儒。后来朝廷征召他为博士,授官给事中,进宫教授昭帝学习《诗》,慢慢地升迁为光禄大夫詹事,后来升到大鸿胪。昭帝死了,没有继承人,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大臣一起尊立孝宣帝。宣帝刚刚即位,韦贤因为参与拥立宣帝的计谋,安定社稷、稳定国家,被赐爵关内侯,有供奉的邑户。迁为长信宫少府。因为韦贤曾是昭帝的老师,因而十分受尊重。在本始三年,韦贤代替蔡义做了丞相,被封为扶阳侯,有食邑七百户。那时韦贤已七十多岁,做宰相五年,到地节三年,因为年老多病向朝廷请求辞官,朝廷赏赐他黄金一百斤,罢官回归故里,另外赐给他一处府第。丞相辞职从韦贤开始。韦贤八十二岁时死去,朝廷赐他谧号为节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