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
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中而
。乐池曰:“吾以公为有智,而使公为将行,今中
而
,何也?“客因辞而去,曰:“公不知治。有威足以服之人,而利足以劝之,故能治之。今臣,君之少客也。夫从少正长,从贱治贵,而不得
其利害之柄以制之,此所以
也。尝试使臣,彼之善者我能以为卿相,彼不善者我得以斩其首,何故而不治!“
卫嗣君之时,有胥靡逃之魏,因为襄王之后治病。卫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而魏王不予,乃以左氏易之。群臣左右谏曰:“夫以一都买胥靡,可乎?“王曰:“非之所知也。夫治无小而
无大。法不立而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而诛必,虽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闻之,曰:“主
治而不听之,不祥。”因载而往,徒献之。
一曰:殷之法,刑弃灰于公者断其手。
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曰:“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秋》之记曰:"冬十二月陨霜不杀菽。"何为记此?“仲尼对曰:“此言可以杀而不杀也。夫宜杀而不杀,桃李冬实。天失
,草木犹犯
之,而况于人君乎?“
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见涧,峭如墙,
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
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兒、盲聋、狂悖之人尝有
此者乎?“对曰:“无有。”“
犬彘尝有
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
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魏惠王谓卜曰:“
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
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人之善
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
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
,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
也。
越王问于大夫文曰:“吾
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
知之,何不试焚
室?“于是遂焚
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
,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成驩谓齐王曰:“王太仁,太不忍人。”王曰:“太仁,太不忍人,非善名邪?“对曰:“此人臣之善也,非人主之所行也。夫人臣必仁而后可与谋,不忍人而后可近也;不仁则不可与谋,忍人则不可近也。”王曰:“然则寡人安所太仁,安不忍人?“对曰:“王太仁于薛公,而太不忍于诸田。太仁薛公,则大臣无重;太不忍诸田,则父兄犯法。大臣无重,则兵弱于外;父兄犯法,则政于内。兵弱于外,政
于内,此亡国之本也。”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
不生也。
齐王问于文曰:“治国何如?“对曰:“夫赏罚之为
,利
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若如臣者,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
荆南之地,丽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甚众,壅离其
也,而人窃金不止。大罪莫重辜磔于市,犹不止者,不必得也。故今有于此,曰:“予汝天下而杀汝
。”庸人不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
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
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献灼;
形懦,人多溺。
必严
之形,无令溺
之懦。”
产死。游吉不肯严形,郑少年相率为盗,
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
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说三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
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
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
也。”
一曰: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也。”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
之。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人之所以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