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虽是面带轻纱,面目不可见,但仅就移步间的那种婀娜多姿,飘飘欲仙的脱俗神韵,就够令人心动神摇了!
两女步出前台,向凉棚这边叠手微福。然后,双双族身,高高步上迎面那三张宝坐,各分左右坐下。
接着五名青衣小婢闪电般飘出,于宝坐脚下一字横列,人手一盘,盘内分别横放着一只脱鞘长剑。
接着“唰唰”连响,众人只觉衣香鬓影,目不暇给,自台后闪电般走出十二条人影,分别在两边台中,正好一边六人。
那十二名少女亦着官装,服色各异,云鬓上各插着十二种不同的金瓣花朵步摇。
另外有一个特色是,十二人没有一个带面纱,柳眉杏目。
各具特色,年纪看上去,均在双十左右。
十二人坐定之后,钟声悠然敲响。
凉棚中的武林人物,尤其方抢坐在前三排的那些青年男子,十有八九眼光发直,双颊燥热,心跳随着钟声而加速!
金钟敲的很慢很慢,凉棚中静的可闻每个人的粗重呼吸。
典儿坐在倒数等二排中间偏右。突听身左有人叹了一口气,道:“可惜,老夫早生了五十年,唉!”
有人立即笑着接口道:“老前辈,别灰心,”万花会“并没有限年令,依我之见,不如第一个台试试!”
语音不子,大笑随之爆起。
典儿倾身侧面一看。
小泡眼,几根又粗又黄的山羊胡子,手托旱烟筒,身大布袍,布质虽差,却很鲜,似乎方新制不久!
筒锅中早熄了火,此老仍吸了一口后,起道:“不大妙,台子那么高,万一摔下来,把老夫这身老骨头摔散了,可就不好玩了!”
大笑之声突又响起。
七响金钟,适时敲毕。
金钟响息,台下棚中,一下子静了下来,沉寂中“花令”
脆声悠悠送出:“考选已经开始,请争取优先,请争取第一各…”
前三排青年男子,气血一涌,立即有十余人同时自石墩上一跃而起,一片轻啸声中,如飞蝗腾扑,同时向台上射出。
“花令”沉声下令道:“以足阵台面先后为准,少缓之人退下,不遵令者,以”扰乱会场“论,与”大不敬“同罪…”
去势疾劲,回势亦十分敏捷,未待“花令”语毕,那十余人已迅速的借力倒射而回,台上只界下二人。
典儿注意望去,没想到又是那天一个熟面孔!
一点也不错,正是元霄节那位包下全部“会意格”灯谜,仪表不俗,言谈举正却隐透着轻佻的黄衣青年。
这名黄衣青年能同时在十余多名年轻好手之中所以一肩之差领先众人,身手不凡,自可想见。
此时,棚中众人全将眼光集中在黄衣青年一人身上,连台厢内十二名少女也都微微侧面相互瞄了一眼。
黄衣青年定身之后,目光略扫,向捧剑之五婢走去。
五婢盘中剑,由第一名起,长度依次递减,首婢盘中剑,长是三尺三,末婢盘中剑,仅只两尺七人。
黄衣铁年毫不玉豫的将首婢盘中剑拿起。
棚中众人,不由轻“啊!”了一声,因为剑长气壮,短剑轻灵,这种操宾式的场合,聪明一点的,都会舍长就短。
此人看上去并不傻,为什么偏偏要取用最长的创呢?难道他有的仗持么?台下之人,更聚精会神了!
黄衣少年取起长剑后,面蒙青纱白衣女子,不由两眼角互拨,似在彼此提示对方要对这第一个留台者留意。
黄衣银年身子一旋,面对凉棚这边,剑交右手,脚下单足点地“金鸡独立”左手母子与无名小指互搭:并食中两招作诀。
剑诀一搭剑身,单足微动,一个螺旋,八万有礼,身在原地,式亦原式,神态从容,不差一分一毫。
很多人情不自禁的喝出一声“好!”黄衣青年依例见过礼,剑诀一领眼神,环靠之右足一踢,右手长剑同时以雁落平沙式朝右下方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