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回天涯仗剑我独行(7/10)

铁弓撑着地面,勉力支撑,不久便也软软地坐了下去。丁春秋冷笑一声道:“连我门下的星宿八小仙都敌不住,便想与老夫作对?自不量力!”

屋内上官寒云一惊,慌忙从身后的包袱里取出一面铁琵琶,抱在怀中,盘膝一坐,右手在弦上一拨。只听声如裂帛,却正是那一曲《十面埋伏》。那八名弟子只觉心头猛地一颤,喊声顿时停了。

丁春秋冷笑道:“上官寒云,你不要多管闲事!你以为我还会像上次一样吃你的亏么?”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小笛,回头向众弟子道:“你们想活命的,速速将耳朵掩了!”随即将玉笛横在唇边,鼓气吹动。

唐诗有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本来,一位鹤发童颜,俊秀如仙的老者在这满是苍松白雪的山巅之上,横吹玉笛,该是一幅绝佳的美图,但丁春秋的笛声却着实与这画面大异其趣——那笛声尖锐凄厉,直如鬼哭,在场之人听了这声音,无不心胆俱寒。屋内群豪慌忙静心调息,以自身内力与之相抗。

“来得好!”上官寒云清啸一声,手上一阵轮指连弹。琵琶的声音本来就带着三分慷慨激越,何况上官寒云的琵琶纯以铁制,弹的又是这一曲描摹楚汉垓下决战的《十面埋伏》?

一煞时间,众人只觉上官寒云的琵琶声中仿佛杀出了千军万马一般,满耳皆是一片金戈铁马之声。这可真应了白乐天《琵琶行》中的那一句“铁骑纷出刀枪鸣”了,但丁春秋尖锐刺耳的笛声,却在上官寒云的琵琶声中越拔越高,丝毫没有落败的样子。

二人相持了有一炷香的工夫,头上皆冒出了丝丝白气,显然已经到了已内力相拼的凶险境地。陡然之间,丁春秋的笛声忽地弱了下来。上官寒云心下一喜,手上加紧,只听琵琶声愈来愈高,仿佛即刻便要超过丁春秋的笛声。

“不好!”汪孤尘暗叫了一声,知道他如此贪功冒进,极易中了丁春秋的诡计,刚欲出声提醒于他,却听丁春秋的笛声陡然一个拔高,接着便是“铮”的一声,上官寒云铁琵琶上的一根弦竟然应声而绝!

上官寒云大惊,手上一慢,顿时被丁春秋的笛声占了上风,只觉心口一热。恰在此时,一缕清幽的洞箫之声却飘进了众人的耳际,恰似呜呜轻诉,竟隐然与丁春秋凄厉刺耳的玉笛之声缠在了一处。

上官寒云心中暗暗奇怪——这吹箫相援之人究竟是谁?他百忙中循声望去,才看清吹箫的是一位相貌俊秀的青年书生,却正是随吴长风和陈孤雁一同上山的周桐。

原来周桐见上官寒云与丁春秋以乐音相搏,起初有些茫然,但不多时便渐渐体会到了其中一些进退攻守的奥妙,他本来天分甚佳,又通音律,加之现下武功又有小成,与自身的武学一加印证,登时豁然开朗,不由自主地将别在腰间的竹箫取了下来。

周桐素喜音乐,于洞箫一道更是个中高手,因此向来是箫不离身。原先随身的那管箫被他留在了邵云馨的床头,他这一路行来,甚觉别扭,于是便又请工匠做了一管新的。眼见上官寒云的琴弦一断,周桐再不迟疑,当下按宫引商,幽幽地吹出一缕《夕阳箫鼓》。

上官寒云得了这箫声之援,登时呼出了闷在胸口的这口浊气。他气息一畅,手上一阵轮指,琵琶之声顿时又起,虽然只剩三弦,气势却丝毫不减,直如万马奔腾一般向丁春秋压了过去。

他成名江湖数十载,内功修为极深,方才因为一时贪功冒进,才险些着了丁春秋的道儿,弹断了一根琴弦。此刻得脱困境,心下庆幸之余,更加恼恨丁春秋的阴险狡诈,当下运起独门内力“寒云功”以穿云指力一阵疾弹,顿时满院尽是琵琶之声,竟将丁春秋的笛声和周桐的箫声尽皆淹没了。

上官寒云心中猛然一动,心道:“糟了!周兄弟虽然内力不凡,但终究年轻,修为尚浅,我如此一阵疾攻,固然能胜了丁老怪,周兄弟却也不免有性命之虞…有了!”他脑中陡然灵光一闪,猛地在弦上一拨,却听三弦一声,恰似撕金裂帛。余韵未绝,他却已然转了调子,珠玉流转,所弹奏的竟也是那一曲《夕阳箫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