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屋里跑。他说:‘诸葛孔明悠游林下,高卧隆中,何等逍遥自在?不该被刘备连哄带骗,骗了出来,结果鞠躬尽瘁,短命而死。’所以他躲在洞中,从不肯出山一步…”
薛少陵道:“这也难怪,高人逸士,大多隐迹林下,与世俗相遗。”
老樵夫嘿然道:“什么高人?他师傅教了他不少学问,就应该学以致用才对,谁像他这般多疑,在洞里一躲几十年,有学问又有何用?”
薛少陵听得不觉一怔,他先前只当老樵夫是个山中樵子,但这几句话,岂是普通樵子说的出来的?那老樵夫笑了笑,又道:“咱们把话题扯远了,那九疑先生就在他茅屋四周,布了一座迷踪阵,外人休想走得进去。咳,别说走去了,你就是到了他门前,连看也休想看得见。”
薛少陵心中暗想:“自己来时,曾听张果老说过,只要在洞口吟那四句诗,他自会出来,敢情张果老并没到过九疑洞,以讹传讹,弄错了地方,这四句诗,应该在他门前低吟才对!”
想到这里,不觉有了信心,正待向老樵夫辞别。
老樵夫瞧了薛少陵一眼,一手摸着胡子,点点头道:“瞧你相公不失是个有为青年,老朽索性再指点你一条明路。”
薛少陵早已觉得这位老樵夫非常人,闻言方自一喜,还没开口。
那老樵夫又道:“九疑先生在他茅屋四周,叠石为阵,布置的其实也不过是八挂九宫,五行生克类阵法…”他一边说话,一边俯身从地上拾起一块拳大山石,在手上掂了掂,然后递了过来,续道:“相公到了石田,登岸之后,立即停步,从正南向北的走法,要左三右七,直九退一。记住,就在你退下一步的时候,就必须把这块石头,放到你身前一尺之处。”
薛少陵接过那块沉甸甸的山石,抬头问道:“在放下石头之后,又当如何?”
老樵夫道:“不,你把这块石头放落之后,口中还要念上两句话才对。”
薛少陵心中忖道:“大概就是张果老说的四句诗了,”心念转动,一面恭敬的道:“不知要念两句什么话,还请老丈指教。”
老樵夫念道:“心中不惑,迷踪不迷,咄!”
他“咄”字喝得声音极响,薛少陵但觉两耳被他震得嗡嗡有声,不禁心中大吃一惊,抬头问道:“在下…”
他原想说:“在下念了这两句话,九疑先生就会出来了么?”但他只说了:“在下”两字,底下的话,还没出口、这一抬头之际,不禁楞住了!
你当为了什么,明明对面说话的老樵夫,喝了这声“咄”字之后,在薛少陵耳朵一震,心头一愕,再行抬目之际,竟然已经不见了!
就算会飞,飞得最快,麻雀从地上飞起,你总可以看到她飞去的方向;但薛少陵根本连老樵夫如何走的,都没发觉!
他楞在当地,心知遇上了绝世高人。一时深感武功一道,当真无涯无际,自己这点能耐,直若沧海一粟,渺不足道!
当下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的向空遥拜,作了个长揖,道:“晚辈多蒙老丈指点,谨此叩谢。”
说完,手中拿着老樵夫给自己的那块山石,举步朝洞中走去。
九疑洞人口,果然有如龙的咽喉一般,侠窄得仅容一人,要匍匐倒行而下。
一到里面,这黝黑的洞穴之中,不透天光,但觉眼前一片幽暗,已是伸手不见五指,越往里走,当然越黑!
薛少陵心中暗忖道:“自己一无准备而来,若不是遇上了那个老樵夫,只怕一入咽喉,就寸步难行了。”
转付之间,伸手从怀中取出者樵夫送自己的黑布小包,随手打了开来。
这一打开,但觉眼前一亮,布包中赫然是一颗鸡卵大小的夜明珠,照得一两丈内,奇光生辉,毫发可辨。
这颗夜明珠,该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想到自己方才要送他几两银子,如今想来,更觉愧汗无地!
瞥见布包中还有一张字条,急忙取起,低头瞧去,只见上面写着:“就算是师叔的见面礼吧!”
“师叔”?薛少陵瞧得暗暗奇怪。
这位老樵夫,会是自己师叔?但此时他也无暇多想,一手托着明珠,继续朝前走去。行约数里,那老樵夫说的一点没错,这九“疑洞中,果然有山邱、有河流、也有平地。山陵起伏,河流湍急,平地就像一片旷野,但觉此身在天地晦瞑之间!
薛少陵翻。几座山邱,也渡过了几条河流。
心中紧记着老樵夫到了石田,一登上岸,就必须立即停步之言。
心知石田上岸,准是九疑先生的迷踪阵了,自己只要一步走错,陷入阵中,再想按照老樵夫说的走法,也已来不及了。
因此他每涉水渡河,都是十分小心,仔细看清四周景物,才跃登上岸。
当他最后涉过一条宽阔河流,纵目瞧去,但见岸上出现了一片暗灰色的田野,吁陌纵横,宛如陇亩!
石田已在眼前!
薛少陵心头又惊又喜,左手托着夜明珠,右手握着那块山石,缓缓登岸,立即站定身子。
他先想看看这迷踪阵有些什么奥秘?那知纵目四顾,只觉身前不远,果然疏疏朗朗的散置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堆,这些石堆,望去杂乱无章,好像是摆成了许多门户,却又什么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