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3/10)

,长剑朝前一送,直入公主的胸膛。

这一剑也巧,刚好刺中心脏,立时血涌如泉,公主只挣动了几下,就倒地不动了。

李密并没有想杀死她,只想刺伤地一下,杀杀她的威风而已,因为李密知道李渊对这个侄女颇为锺爱,自己再次举事,即使败了,高祖或能看在她的份上,对自己也网开一面。

那知公主自己把胸膛凑上来,及至发现公主断了气,他知道事情闹大了,无法善了了。

李密心切举事,却也知道现非其时,最好是等李世民把王世充与窦建德都打垮之后,那时师老兵疲,正是起兵良机,所以一拖再拖,这下子却非干不可了。

更糟的是窦建德与王世充派人来找他连络,约他共同发兵拒唐,他因为心中另有打算,予以拒绝了,现在朝廷一定会命李世民移师来征讨自己,而王窦二人也一定不会发兵救援,变成要孤军奋斗了。

悔恨归悔恨,但是却已无法弥补,李密只有吩咐将公主收殓了,急急地找亲信臣属,商量发兵。

李密拒不来朝廷出任宰相,高祖已经认为他有问题了,又接到公主被杀的消息,更是勃然震怒,立刻下令,叫秦王李世民移师攻打金墉,务必要将李密擒获押送长安正法。

而李密不待朝廷的兵到,先已宣布起兵反唐。

李世民听见李密复反的消息是十分吃惊的,虽然他知道李密早晚必反,但这个时候却是很不巧。因为他正在全力要攻击夏王窦建德,兵迫夏口,眼看着再过一两个月,即可收功,却要放弃战果,去攻打金墉。

此不利之一;再者,自已的部队已转战经年,而金墉却是修养生息多年,以劳攻逸,必将难以成功。

但是李密杀了公主,公然发兵,若不去讨伐,朝廷威严何在?不得而已,只有移兵去了。而后又接密报,知道李密是被逼反的,不禁深为反对。

他与帐下的军师徐茂公以及元帅秦琼,先锋罗成同聚军中大帐商量道:“我真不明白,朝中那些辅佐的大臣们打的是什么主意,偏在这个时候去撩拨李密。”

徐茂公轻叹道:“殿下!朝中自从刘文静伏诛后,已经没有人能作主了,那些大臣都是圣上在晋阳的家臣,没有一个具有辅国的才华的。”

李世民摇摇头叹道:“这个我也知道,我也曾向父王建言,要开放言路,引用人才以理国,治天下,不缘以前在晋阳,那些人的才具,实在不足以担当大事的,可是那时候刘文静在管着,他怕新人进来分了他的权,一力反对,而刘文静的品虽不端,才华尚堪借重,有他佐理国事,大体上是不会有问题的;那知父王又把刘文静给整掉了。”

徐茂公道:“殿下,整刘文静,逼反李密,听说都是太子居中献策。”

李世民道:“我也听说了,不过难以相信,因为大哥没有这份才具,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

徐茂公道:“建成太子才具碌碌,但是他门中必有健者,所以才能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诛刘文静不算能干,只要出其不意,谁都能杀他,但是为了斩草除根,拔除了宫中的刘贵人,那才了不起,此人不但见得深远,而且出手俐落,安排妥贴,太子是绝对做不到的,以他的为人及性情,叫他杀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他就舍不得。”

李世民感到有点难堪,连忙道:“我大哥跟刘贵人一无所染,这是可以担保的。”

徐茂公道:“殿下,微臣并非对太子有所偏见,但是他为人如何自有公评,唯其如此,微臣对这次的霹雳行动才感到惊奇,能促成他下这个决心很不容易。”

李世民只得道:“家兄对小节不拘,大事上从不糊涂。”

徐茂公笑道:“太子最近的确办了几件大事,以前却连小事都没有办好过,所以微臣想:他门中一定有能人为助,殿下倒要小心了。”

秦琼道:“东宫门下只有一个中书舍人魏徵,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但他只是个江湖人而已。”

徐茂公却道:“江湖中颇不乏奇才,这位魏舍人必然是个好角色,殿下没网罗到此人,倒是大损失。”

李世民道:“我曾经邀过此人,他也来了,不过一到京师,就被大哥邀去了。”

秦琼说道:“舍殿下而投东宫,其人高明也有限。”徐茂公道:“叔宝,话不能这么说,老实说,若非我们早受殿下深知,此刻要我择人而事,我也会到东宫门下的,因为殿下这边人才太多,使这边显不出我来,倒不如到那边去,能够大展所长。”

李世民道:“列位,我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

徐茂公道:“殿下,目前虽是在讨论李密复反的事,但事出有因,必须究其原因。”

“这又有什么原因呢?”

徐茂公道:“除刘文静很高明,逼反李密则太拙劣,两者如同出一人,则其中大有可玩味之处。”

秦琼不解地道:“殿下,何以逼反李密为不见高明呢?若是慢慢地等他充份准备,那时不逼他也会反了,对付起来,岂非更加费事?”

李世民道:“元帅的话固为有理,只是尚不够深切。李密迟早必将反唐,现在却非其时,因此,只要不逼得太紧,等窦建德,王世充平定后,再配合李靖西征的大军,那涛声势浩壮,李密必不敢轻举妄动,为保性命身家,只有乖乖的交出兵权,息将野心,一场兵燹岂不是可免了?所以我说以宰相之位徵召李密入朝,是很高明的办法,那可以使李密的野心无所遁形,忠奸顺逆,立刻分明,但是操之过急了一点?”

徐茂公捻须笑道:“殿下,被你这么一分析,微臣倒是有了新的看法了,因为微臣认为此计若出自他人,固是不智之至,若出自东宫,则高明之极。”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

徐茂公微笑道:“殿下是为整个大唐朝廷计,自然认为时机未妥,但为东宫太子计,则恰到好处。此时逼反李密,殿下势必移师往剿,则窦王二人未灭,兵力不能集中,成功之践已微;再者,李药师西征大军未凯,设若殿下军事不利,则救援无人,这正是除掉或削弱殿下实力的最佳时机与手段。”

李世民道:“军师,这可不能乱作猜测的。”

徐茂公道:“殿下心中必然明白,这正是东宫的意思,他是怕殿下拥兵过重,威胁到他的地位,乃出此下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