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零四章大雁南飞铁蹄向北(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百零四章 大雁南飞,铁蹄向北

老妪山以北广袤平原,号角呜咽,声势震天。

黄宋濮bu嫡系一万两千骑,完颜jing1骑一万四千,三万四千骑乙字骑,其中还夹杂有五六百人ma俱甲的罕见重骑。蓄势待发的北莽骑军列阵拖曳chu五六里纵shen,连绵不绝。相较北凉liu州边军chu现在正面战场上仅三万chutou的骑军,北莽高涨士气毫不逊se,兵力更是远胜。主帅黄宋濮没有刻意追求chu奇制胜的排兵布阵,虽然此chu1战场极为辽阔,但是这位稳坐南朝第一人十多年的功勋大将没有竭力铺展锋线,显然不打算去打一场盛况空前的大型luan战,也不像liu州边军那般分chu左中右三军阵型,而是以自己嫡系作为先锋,完颜jing1骑jin随其后,人数最多的乙字骑军殿后,层层递进,如此一来,就最大程度削弱了北凉边骑拥有天然兵甲之利造成的凿阵力量,保证己方阵型厚度的同时,便能迫使liu州骑军shen陷泥泞,减少反复冲锋的次数。

反过来说,能够让chun秋史书上那个“西陲北疆多骁骑铁蹄,冲突驰骋,来去如风,聚散不定,中原非高城雄关绝不可挡”的草原铁骑,不得不选择这zhong稳固阵型来进行骑战,本shen就衬托chu北凉骑军的卓绝战力。

寇江淮和陈锡亮两人所站的老妪山之巅视野极佳,俯瞰战场,可以看到凉莽双方的骑军在同时展开冲锋之后,如两gu洪水迅猛决堤,相撞而去。

陈锡亮从不以擅长兵事的兵家自居,对待战场也从无武将那zhong发自肺腑生chu的热血激dang,甚至可以说这位惊才绝艳的听chao阁第二代徐家谋士,对于沙场厮杀抱有一zhong读书人本能的反gan,儒家推崇修shen齐家治国平天下,jing1髓或者gen祗便在于那治平二字,故而天下大治,世dao太平,才是读书人真正的安心之乡。

陈锡亮下意识转tou望去,只见一手牵ma一手an刀的寇江淮脸se平静。陈锡亮经常被拿来与同为清凉山谋士的徐北枳作对比,这就像西楚庙堂总喜huan各凭喜好去点评大楚双璧的寇江淮谢西陲,到底谁用兵更为chu神入化,是一个dao理。在北凉关内官场和关外边军,liu州别驾陈锡亮与品秩更高的一dao转运使徐北枳,高低优劣,截然相反,北凉边军更认可亲shen亲历过第一场凉莽大战的陈锡亮,认为陈锡亮真正接过了听chao阁李义山的衣钵,未来不是没机会达到能够与之比肩的超然高度。但是三州官场尤其是徐北枳待过的凉州陵州,对徐北枳更为高看,视为是北凉dao真正能够媲mei离yang首辅张ju鹿的砥柱之材,ju有一朝一代仅一人的宰相qi格,而陈锡亮大概不过是边疆一dao经略使或是中枢一bu尚书的才识。

陈锡亮对于这些在北凉高层暗liu涌动的风评,并不以为意,这是xing情gen骨使然,虽然chushen江南dao寒庶,曾经连参加名士清谈同席而坐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比起离yang朝堂许多通过科举及第仿佛一夜之间骤然黄紫的官员,陈锡亮要更为豁达,倒是经常有人半开玩笑对他说徐北枳心存高低之争,就连刺史杨光斗也直言不讳,君子争与不争,要看时机,告诫他陈锡亮决不能当真万事不争,一味退让。对于如今同在liu州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军打仗的大楚双璧,陈锡亮自认对后至liu州的谢西陲观gan稍好,自己与此人一文一武,可shen世相当,都是市井底层,而且谢西陲相比xing情倨傲的广陵dao大族子弟寇江淮,更符合读书人的君子如玉印象,与之jiao往,如沐chun风,寇江淮则始终如同夏日正午当空骄yang,耀yan,也刺yan。

但是即便如此,与之jiao往愈shen,陈锡亮对寇江淮也逐渐由衷钦佩起来,记得年少读史,读至“胜不妄喜,败不惶馁,xiong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颇为神往。老妪山此时此地,陈锡亮望着寇江淮神sejian毅的侧脸,心中生chu“兵法大家,正该如此”的gan慨。

寇江淮没有转tou,突然开口dao:“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大战,但是谢西陲战死,那么对我来说,就是北凉赢了,我输了。”

已经在官场浸染多年的陈锡亮自然知晓其中玄机,疑惑dao:“既然如此,寇江军为何还答应谢将军慷慨赴北?”

寇江淮笑了笑,一脸天经地义的表情,缓缓dao“chun秋定鼎之战西垒bi,知dao双方真正投入战场的骑军是多少人吗?其实陆陆续续累加才不到十四万,远不如战场中后期双方仍是动辄一次xing增援四五万步军,既是因为那场收官战之前两国兵力都消耗极大,骑军更是早早就大量伤亡,也因为广陵dao疆域本就不适合大规模骑军聚集作战。所以别说是我和谢西陲,就连曹长卿,或者说所有中原用兵之人,都会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与号称大奉之后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