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门!”
丹西听完大主教格拉多的祝福,虔诚地施礼后,跃上一匹红色的战马。
此马名为“地狱火”是苦娃度蜜月时,胡玛骑将穆斯塔法特地为丹西找来的新坐骑。它高大健壮,四蹄有力,从头至脚都是一色的火红的鬃毛,不染一丝杂色。
跨在“地狱火”上,丹西冷冷扫视着战场。
本次会战,除了老将坎塔带着吴平率五万人固守军营外,其余所有部队都开上了前线。贝叶和凯鲁、古斯率五万人马居于右翼,安多里尔和罗格、塔科率五万人马在中军策应,丹西自己则亲率约二十余万大军居于左翼。
出击的部队就象一把铁锤,右翼和中军构成了锤柄,左翼则是硕大的锤头。
到了这个时候,丹西也无须掩饰自己的真正底牌了,那就是以锤柄为支点,猛砸左路!
在主攻的左翼方向,丹西摆出的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三梯次攻击阵形,骑、步、车诸兵种相结合,以攻为主,攻守兼备。
第一梯次全部由骑兵组成,称为突破编队,由胡玛骑将穆斯塔法和亲卫纵队纵队长凯日兰率领,目的是撕裂敌军防线,向敌阵进行纵深切割,突破敌防御体系,混乱和瓦解敌指挥系统。
第二梯次由步兵和骑兵共同组成,步兵居中,骑兵护翼,称为扫荡编队。这个梯队中,骑兵由索司统率,步兵由尤里奇带领。他们的任务是,紧跟在突击编队之后,加大拓宽已有突破口,摧毁敌军坚固据点,以扫荡之势歼灭敌军主力部队。
第三梯次由战车和步兵混编而成,称为战车编队,由丹西亲自率领。战车编队里除了战车外,还有投石机、弩车等重型远端攻坚武器。为保护这些娇贵的武器,熊王班哈率五万雄壮勇猛,战斗力惊人的熊族武士护卫。
该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有阵地,提供远端援助,向前两梯次的进攻编队输送武器和弓矢等物资,当受到蛮族侧后袭击时结车防御。另外,该编队也是全军指挥中枢的所在。
牧师们已经退下,返回营地,所有的部队都已经整军待发。
此刻,与对面哇啦哇啦地唱着草原战歌“呼呵”、“咕咳”地狂呼乱叫着的蛮族士兵不同,猛虎军团这一侧,整支大军几乎鸦雀无声,肃穆地等待着血战的来临。
打量一遍战场后,丹西举起了乌龙棍。
贴身卫士霍夫曼擎起了纛旗,指向长空。
大小的旌旗都被高高地举起。
突击编队的骑兵们竖起马刀、重剑和刺枪。
战鼓开始咚咚地擂响。
鼓声起初并不大,节奏也比较缓慢,当精力集中于指挥官令旗的突击编队的战士们觉察到渐次高昂的鼓声时,脉搏与心跳已经开始跟随着鼓点的节奏跳动。这样的战鼓声就如一把扳手,将突击骑兵们身体里的所有发条紧紧地上满。
在突击编队身后,扫荡编队和战车编队的战士们,也开始随着鼓点的节奏以剑击盾“欧,欧”、“欧,欧”地呐喊起来。
鼓声、击盾声和呐喊声,雄壮豪迈,在大荒原上鸣响。所有的将士都无法抵御它们的感染,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战士们热血沸腾的时候,指挥官却必须保持雪人一般的冷静。
风吹得猛了,太阳爬上了树梢。